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3-05-29浏览次数:28009

作者:周志雄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博铧医院消化内科,536000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
  现已查明,消化性溃疡主要病因是胃酸分泌过多,H+离子增加,胃肠黏膜屏障损害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四联疗法基础上加服中药健脾和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比较两种方案的溃疡愈合率。
  1 资料和方法
  1.1入选标准 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符合下列条件患者40例:(1)胃镜诊断为活动性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2)幽门螺杆菌阳性;(3)治疗前3个月未使用质子泵仰制剂(PPI)、H2受体阻带剂、铋剂或抗菌药;(4)无胃肠道手术史;(5)无消化道出血和幽门梗阻、穿孔等并发症或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6)无药物过敏史[1]。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令(45±12)岁,其中,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17例,复合性溃疡1例;对照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令(42±15)岁,其中胃溃疡1例,十二指溃疡19例。2组性别、年令和病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PPI、铋剂标准剂量(连服10天),阿莫西林1克,每日2次(前5天服完),克拉霉素0.5克,每日2次(后5天服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健脾和胃肠),每天1剂,治疗10天。治疗期间门诊记录临床症状的变化。治疗结束后一个月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
  1.3疗效判定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溃疡消失或疤痕形成;好转: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胃镜下溃疡缩小50%以上;无效:症状稍缓解或无变化,胃镜下溃疡面积不变或缩小不足50%。因本院采用Hp抗体测定方法检测是否有Hp感染,即使Hp被后,抗体仍保持一定时间,甚至2年以上,故不作Hp抗体检测复查。
  2 结果

  2.1症状缓解率 治疗组用药3天起腹痛等症状缓解15例,缓解率75%;对照组为14例,缓解率为70%。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0天后,治疗组症状缓解20例();对照组15例(75%)。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2溃疡愈合率 治疗组溃疡愈合1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愈合率85%。对照组愈合1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愈合率6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3不良反应 2组治疗后,除个别食欲不振外,无明显不良反应,复肝、肾功能正常。
  3 讨论

  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主要病因, Hp有利于溃疡的愈合。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属胃脘痛范畴。胃为水谷之海,消化之官,其功能由主运化的脾所调控,胃与之互为表里关系。笔者加用健脾和胃汤加减治疗,主药:太子参、茯苓、白术、陈皮、半夏、木香、砂仁、蔻仁、佛手等。中医辨证,随症加减:胃腕胀满,饮食稍增或劳累时加重者,属脾虚气滞型,加莱服子、葛根、旋覆花。 若喜温喜按,食后脘胀,泛吐清水者属脾胃虚寒型加黄芪、桂枝、干姜、元胡。若饥不欲食,心烦者,属胃阴不足型,去太子参,加沙参、玉竹、石斛、川楝子。若饱胀、胁痛、嗳气吐酸频繁者,属肝气犯胃型,去参、苓、术、砂、蔻、加柴胡、香附、枳壳、白芍、郁金、苏梗、降香。健脾和胃汤加减治疗,旨在发挥药物益气健中、调胃止痛、敛疡制酸之功效,进一步保护胃肠黏膜,增加胃肠黏膜对抗Hp及其产生的毒素的损害。另一方面,中药配合抗菌药物Hp感染,起到克服细菌的耐药性,从而增加抗菌效果 [2] [3]之功效,值得进一步探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于皆平等.兰索拉唑、羟氨苄青霉素、替硝唑联合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7):403.

  [2]王崇文.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若干问题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8):460.

  [3]林东军.雷尼替丁铋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9):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