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高血压病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特征研究

高血压病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特征研究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4-05-30浏览次数:18121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证素辨证是一种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1]。证素,即辨证的基本要素。本研究着眼于高血压病中医证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其中医证素分布和组合特征,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提供方法学和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所有资料来源于2010年3月-2011年4月本院心内科和干部病房的住院患者。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
        参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2]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病。

        1.2.2 中医诊断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诊断为眩晕、头痛等。

        1.2.3 纳入标准
        ①确诊为高血压病;②年龄≥40岁;③对研究方案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4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高血压;②半年内曾患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后患者;③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

        1.3 症状和体征判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代码》、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及《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结合查阅文献对高血压病临床症状描述进行合并、修改、删除等规范化处理,并明确每一症状所代表的实际含义,形成“高血压中医症状体征信息条目池”,并通过专家咨询、论证,得到36个症状和体征。包括中医主症:头痛、头晕;中医兼症: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舌胖或有齿印、脉虚无力、面色苍白、起立时眼前昏暗、唇舌色淡、脉细、五心烦热、咽燥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潮热盗汗、全身或局部畏寒或肢冷、舌淡苔润、脉沉微迟、便溏而尿清长、头如裹、呕吐痰涎、肢重体麻、苔白腻、舌质黯或有瘀斑(点)、口唇青紫、面色晦黯、痛有定处、肌肤甲错、脉涩、急躁易怒、口苦、面红、目赤、舌红、苔黄。

        1.4 调查内容
        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吸烟史、过敏史)、既往健康情况、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合并症情况、病程、中医证候诊断、中医证候要素等。

        1.5 资料收集与统计学方法
        ①填写《高血压病临床调查表》,收集临床资料,将原始资料量化后录入计算机,建立高血压病中医证素研究数据库;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应用因子分析方法[4]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收集病例120例,剔除无明确中医证候诊断的病例9例,得到合格病例111例,占92.5%。年龄大者82岁,小者40岁,平均(61.8±9.7)岁。有明确吸烟史者42例(37.8%),长期被动吸烟者22例(19.8%),无吸烟史者47例(42.3%)。基础疾病情况:患有循环系统疾病者86例(77.5%),其中冠心病79例,心律失常3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0例,周围血管病3例;呼吸系统疾病者35例(32%),其中慢性支气管炎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例,支气管扩张5例;糖尿病39例;高脂血症52例。病程短1个月,长56年,平均(67.3±108.5)个月。患者性别、年龄构成情况见表1。  表1 111例高血压病患者性别、年龄构成情况

        2.2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目的是寻找众多变量的共同因子[5]。对36个症状或体征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分析的常用准则,将公因子特征根>1的作为纳入的标准,共得到7个公因子。表1列出了7个公因子的特征根等信息。其中第1个公因子的特征根为5.835,解释了总变异的18.209%,之后递减,第7个公因子的特征根为1.312,解释了总变异的6.645。7个公因子累计解释了总变异的75.73%,即7个公因子的方差百分比的和为75.73%。见表2。表2 特征根>1的公因子对总变异解释的百分比

        2.3 证素分布与组合特征

        2.3.1 证素整体分布情况
        7个证素出现的频次和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瘀51(45.95%)>气虚48(43.24%)>阴虚36(32.43%)>阳亢31(27.93%)>痰浊29(26.13%)>阳虚28(25.23%)>血虚12(10.81%),结果显示血瘀、气虚和阴虚是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证素。

        2.3.2 不同等级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特征
111例高血压病患者不同年龄高血压分级构成情况见表3。7个证素在不同级别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出现频次见表4。表3 111例高血压病患者不同年龄高血压分级构成情况表4 7个证素在不同级别高血压病患者中出现频次比较由表4可见,血瘀和气虚是1级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中医证素,分别占66.67%和61.11%。2级高血压病患者主要中医证素是血瘀、气虚和阳虚,分别占44.74%、39.48%和36.84%。3级高血压病患者主要中医证素是血瘀、气虚和阴虚,各占40%。 2.3.3 不同年龄段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特征40~59岁高血压病患者伴有血瘀证素的多,其次是阳亢和阴虚。60岁及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气虚的多,其次是血瘀。见表5。表5 7个证素在不同年龄段高血压病患者中出现频次比较
        2.3.4 中医证素组合的分布情况 高血压病患者中以2个证素相兼为常见,占60.4%,其次是单证素,占21.6%,未见有4个以上证素相兼的病例,见表6。单证候要素及2个证素相兼的具体情况见表7。表6 111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素组合的分布情况表7 111例高血压病患者单证素及2个证素相兼组合的分布情况   

表7显示,单一证候要素的病例中以阴虚证素出现次数多(33.3%),其次是痰浊、阳亢,各占20.8%。2个证素相兼的病例中以阳亢+阴虚和气虚+血瘀多,分别占19.4%和16.4%。

        3 讨论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本研究基于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高血压病中医证素分布、组合特征进行探讨。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临床信息)的辨识而确定病位和病性,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6]。证素的确定,对于证候的准确判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对指导中医的辨证论治发挥关键作用。证素辨证体系所确立的辨证思维模式,是根据症状等临床信息而识别证素,然后由证素组合而作出证名诊断。辨证思维的基本原则是以症为据,从症辨证。证素通过相互组合形成了疾病临床证候的复杂性、多变性,但其组合均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对证素组合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把握疾病病机及演变规律,为临床治疗和证候规范研究提供依据[7]。

本研究发现,高血压病证素组合情况以2个证素相兼为常见,占60.4%,其中又以阴虚+阳亢占比例大;其次是单证素,占21.6%,其中以阴虚为多见;3个证素相兼占16.2%;4个证素相兼的情况很少,未见到4个以上证素相兼的情况。阴虚+阳亢2种证素相兼的高血压病患者,往往伴有手足心热、面部发红、目赤等症状。研究发现,1级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素以血瘀和气虚为主;2级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素以血瘀、气虚和阳虚为主;3级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素以血瘀、气虚、阴虚和痰浊为主。表明血瘀和气虚是高血压的主要证素,贯穿其发病全过程,随血压分级的升高,病情愈加复杂,这和临床所见是相吻合的。

        另外我们还发现,在中年组高血压病患者中,血瘀和阳亢是典型的2种证素;而在老年组高血压病患者中,血瘀和气虚则是典型的2种证素。首先,这一结果肯定了血瘀证素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这一结果明确了中年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证素上的差异,中年患者以阳亢较多;而老年患者则以气虚为多,中医认为常由久病体虚,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脏腑虚损、损耗元气所致,以全身机能活动低下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血压病的病情发展和患者年龄增长,其主要证素和组合情况均发生了变化,并通过证素组合使临床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提示对高血压病要根据不同血压分级和不同的年龄段进行针对性防治。

        【参考文献】

        [1] 朱文锋.创立以证素辨证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12):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

        [4] 雷燕,王振华,刘剑刚.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规律及其客观化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12):

        [5] 陈峰.医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6] 朱文锋.构建“证素辨证”新体系的意义[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30(3):

        [7] 李建生,余学庆,王至婉,等.基于文献的肺炎中医证素组合规律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