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超声内镜联合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引导下多部位细针穿刺抽吸术在胃肠间质瘤诊断中的比较

超声内镜联合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引导下多部位细针穿刺抽吸术在胃肠间质瘤诊断中的比较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4-10-09浏览次数:1536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十细胞的肿瘤。GIST的结构有5层,电子胃镜活检时不易取到合适的组织;而超声内镜则可较清晰地看到5层结构,提高诊断率。然而,超声内镜也有达32.73%的误诊率。有研究显示,将电子胃镜与超声内镜相结合,可提高GIST的诊断率。也有学者认为,超声内镜引导下多部位细针穿刺抽吸术(endoscopic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aspirationofmuftisite,EUS-FNA可提高GIST的诊断。我们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就诊疑似GIST患者76例。男47例,女29例,年龄(54士3.2)岁。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8例。甲组患者行超声内镜+电子胃镜+病理检查,乙组患者采用EUS-FNA+病理检查。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吐。 2.方法:(1)甲组:患者先行超声内镜检查,次日做电子胃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方法:先用常规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情况,然后用水囊法,挂查消化道壁的情况,后注人无气水5OOml,观察肿块和胃及周围临近器官。胃镜检查按常规检查进行,对可疑病灶夹取组织,送病理科检查,包括免疫组化检查。(2)乙组:先行超声内镜检查,然后在内镜引导下穿刺病灶,在负压下抽出组织,送病理科检查,包括免疫组化检查。 3.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术前检查结果分别统计,分为GIST组(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组)和非GIST组进行手术并活检,统计活检结果;(2)统计患者对检查方法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3个程度;(3)统计检查方法的并发症。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才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检查情况:(1)GIST检出率:甲组为63.2%(24/38),乙组为68.4%(26/38,P>0.05).(2)满意度调查:甲组为39.5%(15/38),乙组为63.2%(24/38,P<0.05)。(3)并发症发生率:甲组为31.6%(12/38),乙组为39.5%(15/38,P>0.O5;表1)。 2.两组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1)GIST准确率:甲组为70.6%,乙组为74.3%o(2)良性GIST准确率:甲组为80.0%,乙组为85.7%o(3)交界性GIST准确率:甲组为62.5%,乙组为78.6%0(4)恶性GIST准确率:甲组为76.9%,乙组为64.3%(表2一4)。 讨论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GIST专家委员会在2011年发布了中国GIST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1年版)5,但其间并没有涉及GIST的检查手段。目前,有关GIST的检查方法在我国各大医院不尽相同。除了本研究的两种检查方法,其他有将近10种检查方法。其中,CT,EUS,彩色多普勒超声、胃镜、螺旋CT等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门。EUS不仅用于诊断,还可在EUS指导下进行内镜治疗GIST+}}CT诊断率为67.9%一81%,且有助于判断GIST的危险性和恶性程度,对分期和治疗有一定价值,但对微小病灶的检出有一定困难‘78」。彩色多普勒诊断GIST的准确率尚无相关报道,但胃、结直肠和小肠间质瘤的定位率分别为50.0%,83.3%和54.5%}9}。有研究显示,电子内镜、超声内镜、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70}o,91.5%和45.3%}'0};经腹部超声、CT,胃镜、超声联合胃镜检查胃间质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16%,56.67%,29.73%和86.49%}"。另外,胶囊内镜和小肠镜作为检查小肠GIST'的检查方法,特别是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成为国内外学者的一种检查方法电子胃镜+超声内镜诊断的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的诊断符合率与文献[3」基本相符。近年来,EUS-FNA对GIST的诊断符合率与文献基本符合。本研究除了患者满意度和交界性GIST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 总之,随着人们对GIST的关注,以及检查手段的多样性和创新性,相信对于GIST的诊断会有更大的提升,也为治疗提供更科学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林海峰,徐国森,佟丹丹,耿敬姝. 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化观察与临床病理意义的研究[J]. 现代肿瘤医学. 2013(06)
          [2] 戈伟,陈刚,丁义涛. 超声胃镜判定胃肿瘤性质的失误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13(02)
          [3] 李改芹,徐永涛,李宁. 内镜及CT检查术前诊断胃肠间质瘤价值[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10)
          [4]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1年版)[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09)
          [5] 李玉林,于昭,程亚宝,廖志东,吴海军. 胃肠间质瘤CT表现及预测肿瘤恶性程度的分析[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1(02)
          [6] 周鸿,杨兴洲,张振玲,刘莹,陈西蜀,杨林. 胃肠间质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0(03)
          [7] 尹韶晗,谢传淼,莫运仙,黄子林,吕衍春,刘学文,张赟,李建鹏,郑列,吴沛宏. 49例胃肠间质瘤多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 癌症. 2009(09)
          [8] 薛静,聂占国,祁向军,张伟平,游云. 内镜超声对胃肠间质瘤诊断及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内镜杂志. 2009(06)
          [9] 孟凡荣,张梅,陈松旺. 超声技术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