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2022 ESMO】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免疫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景可期

【2022 ESMO】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免疫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景可期

文章来源:医脉通发布日期:2022-09-20浏览次数:44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NSCLC治疗中举足轻重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类型中位居前列。其中,80% 以上的肺癌病理类型为NSCLC[1]。随着医学的进步,晚期NSCLC的治疗方案在近十年有了巨大的进展,抗血管生成药物成为了晚期NSCLC的重要治疗武器。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其在NSCLC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众多临床试验确证,因此被权威指南和共识用于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CSCO指南和专家共识均指出: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阴性,PS 0~1分的晚期NSCLC患者,可一线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治疗[2,3]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携手免疫协同增效


在免疫治疗时代,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免疫治疗起到重要的助力作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可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促使CD8+T细胞向肿瘤浸润,降低肿瘤组织中抑制免疫的髓源性抑制细胞和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数量,提高肿瘤组织中促进免疫的髓样树突状细胞和M1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数量,将肿瘤内部抑制免疫的微环境改善为促进免疫的微环境[4],这与免疫治疗致力于改造肿瘤微环境的思路不谋而和。


此外,临床前数据表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PD-1单抗治疗减缓肿瘤生长速度,有效改善肿瘤微环境,有明显协同抗肿瘤作用[5],这使得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治疗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免疫一线治疗NSCLC疗效和安全性良好


此次ESMO大会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一线治疗晚期NSCLC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0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试验组(IEC组)58例患者采用PD-1抑制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及化疗治疗,对照组(EC组)42例患者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及化疗治疗。研究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并对IEC组和EC组的不良事件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IEC组的PFS延长(10.2个月vs 6.5个月,P < 0.001),ORR明显改善(67.2% vs 42.9%,P = 0.015),IEC组的疾病控制率和1年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98.3% vs 90.5%,P = 0.193;1年总生存率:79.3% vs 76.2%,P = 0.71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脑转移和临床分期可能是中位PFS 的独立危险因素。安全性方面,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该研究展示了PD-1抑制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一线治疗晚期NSCLC能提升ORR和PFS,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治疗


总结

晚期NSCLC治疗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也充满机遇与挑战。基于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的协同作用机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免疫一线治疗晚期NSCLC展示出了有希望的应用前景,且总体安全性良好。未来,期待国产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免疫/靶向等治疗模式开启国产创新药的治疗新格局,为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