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

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2-10-16浏览次数:33533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外科治疗

  法洛四联症(TOF)是常见的紫绀属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含有四种心血管畸形:(1)漏斗部及肺动脉狭窄,漏斗部狭窄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2)室间隔缺损;(3)主动脉骑跨;(4)右心室肥厚。TOF病理改变范围大,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狭窄程度轻重不一,从轻度狭窄到完全闭锁;患者缺氧程度不一,动脉血氧饱和度从正常到低于70%;对患者的影响不一,重者在新生儿期即因缺氧危及生命,少数轻者可存活至70多岁。
  1945年Blalock等[1]成功地进行了例TOF的姑息手术——体肺动脉分流术,1954年Lillehei等[2]采用交叉循环方法成功地施行了TOF的心内修复术,1955年Kirklin等[3]应用体外循环机进行了TOF术。继这些开创性的工作之后,TOF的外科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跨环补片、外管道修补、经心房修补、新生儿和婴儿早期术相继开展。随着心外科技术的不断进展,手术死亡率不断降低,从初的20%以上降至现在的3%以下。近年我国心外科技术发展迅速,但在低龄、低体重、复杂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TOF的治疗在全国已经广泛开展,就医年龄趋低,但各中心之间的医疗水平尚有差距。本文不再赘述TOF的常规治疗,仅就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方式,防治并发症以便取得佳治疗效果进行阐述。
  一、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选择

  TOF的外科治疗方法分姑息和两种,姑息分流手术旨在增加肺动脉血流,缓解缺氧症状,为手术创造条件;手术是对心脏畸形进行解剖矫治,分为一期和分期术,分期术即先进行姑息手术,待具备条件后再进行术。
  1. TOF术:TOF术从新生儿到老年人都可实施[4-5],由于TOF的缺氧症状随年龄增长和右心室流出道狭窄逐渐加重而加重,且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方法,本应尽早实施一期术,但早期一期术具有优越性也有限制因素,了解这些对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早期术优越性为:(1)避免自然死亡,TOF如无外科治疗,出生后1年死亡率为25%,3年死亡率为40%,10年死亡率为70%,40年死亡率为90%[6];(2)促进肺泡及肺动脉的正常发育;(3)减少右心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较少切除右心室心肌;(4)消除低氧,有利全身各器官正常发育;(5)远期左心功能较好;(6)远期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其不利因素为:(1)新生儿、婴儿脏器发育不成熟,代偿、调节能力低;(2)对手术及体外循环损伤的耐受性低。因此对麻醉、体外循环、外科技术及术后护理要求高、难度大。早年婴儿TOF一期手术死亡率高,分期手术比较安全,婴儿 6个月以内出现症状时,先行体肺动脉分流术,而后再行术[7],这样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随着对疾病研究的深入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新生儿、婴儿早期手术死亡率不断下降,TOF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8-9],Kirklin等[10]对一期和分期手术进行了比较,证明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相等。国内多家医院已开展了婴儿TOF术[11-15],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阜外医院沈向东教授等[16]认为虽然婴儿手术死亡率(1999年为7.3%)高于同期非婴儿(2.5%),但远低于自然死亡率,2009年阜外医院的TOF术死亡率已降至1.3%。
  2. TOF姑息治疗:分期手术比一期手术有明显的缺陷:姑息手术后患儿仍存在生理异常,分流手术有造成肺动脉血管病变的可能,患儿增加了一次手术风险,再次手术时由于组织黏连而增加难度和风险,两次手术增加治疗费用和消耗较多的社会资源,家长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耽误较多的工时。尽管分期手术存在缺陷,但下述情况仍应分期手术:(1)左心室容积小,TOF患者左心室容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小。Naito等[17]认为左心室容积<30 ml/m2是TOF术的禁忌证,左心室容积小与左心室发育不良不同,二尖瓣环不小,仅仅左心室容积小,是左心回血少所致,术后会逐渐增大,严格的术后处理会使患儿渡过术后早期阶段,并非禁忌证,但为手术的危险因素,先做体肺动脉分流术,等左心室容积增加后再行术,可增加安全系数。(2)肺动脉发育差,TOF患者肺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但McGoon比值<1.2(正常值2~2.5)、Nakata 指数<150 mm2/m2[正常为(300±30)mm2/m2]应分期手术,先行体肺动脉分流术,待肺动脉发育达标后行二期术。(3)冠状动脉解剖异常,横跨右心室流出道,有可能做外通道,如有缺氧发作,先做体肺分流,待2岁后再行术。
  下列情况不论患者年龄、病理解剖如何均应急诊或亚急诊手术:(1)呼吸机通气。
  2. 病因及防治: (1)体肺侧支,>2 mm的体肺侧支应结扎或栓塞;(2)体外循环损伤,使血液破坏,释放炎症介质,应尽量缩短转机时间,血红蛋白高者适当稀释血液减少破坏,术中超滤去除多余水分;(3)补液影响,注意进入体内液体的量、质、速。
  (三)肾功能衰竭:无尿或少尿,常为低心排或血压低,肾灌注流量、压力不足所致,首先应纠正低心排,及早应用腹膜透析,左心室小者,术中即安放腹膜透析管。
  (四)心搏骤停:多为心律失常、室颤所致,重在预防和及时复苏,补足血钾和容量,应用利多卡因和胺碘酮预防。如复苏困难,可紧急床旁建立体外循环。
  (五)残余分流:为术中缝合不严或撕脱所致,重在预防。
  1. 原因:(1)撕脱,多见于隔叶根部、室间隔缺损后下缘浅缝部及切除肥厚肌束部,这些部位缝合时应加垫片加固。(2)补片不合适,涤纶片大小、形状应与缺损一致,过大易致折角,过小易致撕脱。(3)肌束下间隙,室间隔缺损上缘缝在主动脉瓣环边缘上,既结实又防止肌束下的间隙形成残余分流,如缝在肌束上要用直角钳探查肌束下有无遗留间隙,如有间隙应补针闭合。(4)缝合技术:针距不匀,进出针距涤纶布边缘远近不等或太近,拉线太紧或太松。(5)显露欠佳。
  2. 处理:术中发现应即时处理,术后发现,酌情处理,小的残余分流,无血流动力学意义,且可自行闭合,不需处理,中、大量分流,QP/QS>1.5应再次手术。
  (六)残留狭窄:轻者(压差<30 mm Hg)不影响手术效果,重者可致右心室胀、低心排。狭窄部位可在肺动脉远端、肺动脉、瓣环或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远端常为术前遗漏诊断,术中未仔细探查所致,肺动脉瓣环常为未跨环补片或补片不够宽所致,右心室流出道常为肥厚肌束切除不够所致,术中认真操作可以避免。停机后常规测压,如右心室肺动脉压差>30 mm Hg或右心室压/左心室压>0.7则应分析原因,如近端疏通满意,远端肺动脉发育不良,维持较高的静脉压,经过1~2周时间,可以逐渐好转,如近端疏通不满意,应再次转机处理。
  (七)主动脉瓣反流:为切除右心室流出道肥厚肌束或室间隔补片时损伤所致,术中试灌停跳液使其膨起,辨识清楚,防止误伤。
  (八)三尖瓣反流:多为修补室间隔缺损时损伤、牵拉所致,如患者同时有肺动脉瓣反流,则影响更大。心脏复跳后应常规检查三尖瓣有无反流。术中食管超声可以发现上述(五)~(八)病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三、术后晚期并发症的防治
  晚期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有的需再次手术治疗,虽然发生于术后远期,但与手术时机和术中处理关系密切,采取预防性措施,减少和避免其发生,对获得佳医疗效果也很重要。
  1. 肺动脉瓣反流:可致右心衰竭、心律失常、猝死,是术后晚期再次手术的原因,这与病理解剖改变、手术理念和手术技术有关,肺动脉瓣常常狭窄、增厚、发育不良,二瓣化或缺如,瓣环不同程度狭窄,常需跨环补片,是影响远期效果的关键,手术应尽量保护自体肺动脉瓣,在瓣叶交界处切开,根据体重通过不同大小的探条,达到标准即可,过宽过窄都影响手术效果,补片过窄,残留压力阶差,补片过宽,会加重反流,有轻度压差(<30 mm Hg)不影响早期效果,远期有减少的趋势[18],轻度压差较反流远期效果好;反流的另一个原因是流出道肌肉切除过度,使肺动脉瓣失去支撑,所以在不影响右心室流出道通畅的前提下,应尽量少切心肌;用自体心包作补片,补片膨出使反流加重,还会因瘤样膨出影响血流动力学和右心功能,因此,如补片较宽时要外衬涤纶片。带瓣心包或同种瓣(同种主动脉或同种肺动脉)牛颈静脉作补片材料,远期会发生钙化,对于肺血管远端发育不好,肺循环阻力高者,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肺动脉瓣远期少、中量反流不需要处理,对大量反流,右心室一般可耐受一段时间,可根据年龄、右心室功能再次手术换瓣或介入方法置入瓣膜,可改善心功能,但是否会预防心律失常和猝死尚有不同意见[19]。
  2. 猝死:为心律失常所致,其原因为手术晚,心肌肥厚、纤维化,肺动脉瓣反流,心力衰竭,QRS波群增宽,右心室切口。因此尽早手术,术中尽可能处理好肺动脉瓣,保留调节束,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是预防术后心律失常猝死的重要措施。
  总之,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术中操作,适当的术后处理,预见性的防治并发症,方可取得TOF的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