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32例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32例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3-05-14浏览次数:28307

  作者:肖云飞1, 何翠兰2 作者单位:1 湖南省桃源县妇幼保健院(桃源415700);2 湖南省桃源县中医院(桃源415700)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后观察其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治疗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和动脉血PaO2、PaCO2、PEER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组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吸氧,抗感染,缓解支气管痉挛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治疗,具有疗效好、临床指标改变多,药源广泛、安全可靠等特点。适用于广大基层医务人员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喘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以肺内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粘液过度分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的免疫病理反应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在哮喘气道炎症中起重要作用,变应原通过黏膜为抗原呈递细胞识别而捕获,发生免疫应答。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32例,与对照组对比观察,取得了明显的治疗优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在本院门诊留观及住院患儿为观察对象,共64例,均符合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此64例平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大9岁,小30d,平均48个月;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大年龄10岁,小年龄25d,平均50个月;2组病人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包括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配合雾化吸入等。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炙麻黄5g,杏仁8g,黄芪30g,白术8g,蝉蜕5g,地龙10g,胆南星5g,姜半夏5g,五味子3g,甘草5g)治疗,将每剂药煎煮成200ml的汤剂,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定量服用,每日服用2~3次,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依据 疗效判定依据呼吸杂志1997年公布的支气管哮喘疗效指定标准:①显效: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便有轻度发作,也不需用药;②有效:发作较前明显减轻,但仍需用药;③无效:症状无缓解,反而加重。
  1.4 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用SPSS15.0程序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误( ±s),若是正态分布,用方差分析,组间、组内比较;若是非正态分布,用秩和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统计学处理表明2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χ2=2.1568)。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 临床指标变化 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治疗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和动脉血PaO2、PaCO2、PEER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具体情况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有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2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筛查均未发现异常。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哮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主要病理变化是支气管和小支气管黏液腺体的肥大增生,黏膜充血肿胀,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管腔狭窄,分泌物堆积,导致通气阻塞,大通气量和时间肺活量均减低,其病理关键在于通气阻塞。
  中医认为哮喘是 “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膈有胶固之痰”是哮喘发病的基础即所谓“夙根”;“外有非时之感”既是发病的原因,又是急性发作的诱因,中医对非时之感的理解,并不只局限在“六淫”,还包含有风媒花粉、烟尘、动物毛屑、异味气体、饮食不当等;“内有壅塞之气”主要指病理状态即内环境的紊乱,是为发病的根本。小儿哮喘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饮留伏,隐伏于肺窍,成为哮喘之夙根。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咸酸等。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医治疗小儿哮喘主要着眼于祛邪、化痰、调气。本文自拟中药汤中,麻黄为君,能宣肺平喘;杏仁降肺气润肺平喘,苦杏仁甙分解后产生微量氢氰酸,能轻度抑制咳嗽中枢而镇咳平喘;黄芪补气固表而固肺,西医研究黄芪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激素样作用;白术健脾益气培土生金,以杜生痰之源;蝉蜕疏散风热,宣肺定痉平喘;地龙清肺定喘;胆南星清热化痰定喘;姜半夏降逆化痰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另加甘草调和各药,甘草有中药“激素作用”,加强平喘效果。麻黄:有收缩血管、兴奋中枢、抗过敏、利尿、解热、镇痛、平喘、抑制细菌与病毒等作用;五味子肾上腺皮质样作用,并能增强细胞免疫、舒张血管与强心作用。麻黄去节的茎含麻黄碱,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并有宣肺平喘作用。全方散中有收,升中有降,清温互补,共同作用起着调气疏风散邪,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寒哮酌加干姜、细辛温肺蠲饮而止咳平喘,热症宜加石膏,黄芩清肺平喘,虚喘中气虚加党参,重用黄芪益气平喘,阴虚加沙参,麦冬润肺平喘,阳虚加补骨脂,淫羊藿温阳平喘。本文治疗组在吸氧,抗感染,缓解支气管痉挛的加用自拟中药汤治疗,具有疗效好、临床指标改变多,药源广泛、安全可靠等特点。适用于广大基层医务人员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尹良胜,吴银根.支气管哮喘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2):27-29.

  [2] 崔玉宝,李朝品,王健.粉尘螨浸液免疫治疗螨性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观察[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3,16(5):305-307.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4:132-133.

  [4] 林琳,要保全,于素霞,等.止喘胶囊对实验性哮喘动物模型气道重建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8):5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