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浅谈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浅谈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3-11-15浏览次数:23269

   作者:李 蕾,陆 燕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无锡214041)

  【摘要】目的 探讨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入住神经外科的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基于中西医对本病的认识,临床常规西医护理的同时,配和中医情志护理、饮食调护、临证施护等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 经过58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缓解头痛等方面有较明显的效果。结论 对于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颅脑损伤;中西医结合;护理

  颅脑损伤是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而引起的原发性及继发性颅脑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型,多由车祸、高处跌坠、跌倒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所致,以意识障碍、头痛、头昏、呕吐为主要特征。因头部外伤,致血脉受阻,气血滞涩,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发为头痛。因发病时间较短,舌苔尚未出现紫暗及瘀斑瘀点,仍表现为淡红舌薄白苔,脉细涩,为瘀血阻络,血脉不通的表现。舌暗红,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涩,均为瘀血阻络,血脉不通的表现。此类病症属头痛瘀血证,现就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人58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10~85岁,平均年龄(38.5±16.7)岁,系开放性或闭合性颅脑损伤,神志清楚,均有头痛、头晕、呕吐症状、GCS评分>9分。病人治疗方案相同包括止血、降颅内压、抗炎、保护脑组织等,TDP、激光照射患者头部伤口以促进伤口愈合,并予中药颗粒剂口服以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方拟活血定痛散加减。
  2 护理方法

  2.1 休息与活动 病室环境宜保持安静,避免强光、强声的刺激。活动及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睡眠。
  2.2 情志护理 宜情绪舒畅,劝慰病人家属稳定情绪,避免情志刺激。
  2.3 饮食护理 宜清淡、利湿、疏散、易消化为原则,勿过饱,忌肥腻、粘滑及烟酒刺激。
  2.4 临证护理 ①注意观察头痛部位、头痛性质、头痛发作时间及有无伴发症如呕吐、抽搐、昏迷等,瞳孔、体温、二便、并详细记录。②如头痛加重伴肢麻、语言欠利、口眼歪斜、瞳孔大小不等,应立即汇报医师,积极配合抢救。③颅脑外伤后患者头痛症状较为常见,此外选择合适的头部保健按摩法,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防止头痛的发生[1]。按摩头皮、刺激头部的经络穴位可以缓解精神紧张, 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改善血管的弹性, 减少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具有醒脑降压等功能[2]。穴位按压前应修剪指甲,洗手,并取适宜体位,暴露按压部位并保暖,食指循经按压攒竹、印堂、太阳穴等穴位。感觉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以定位。用手指或指腹在所选定的穴位或体表的某部位上做与皮肤平行的轻缓的回旋移动。手法应轻柔,缓和,不要时轻时重。每个穴位按压2~3min。
  2.5 专科用药护理 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时,要加强观察,注意输注速度并防止药液外渗。遵医嘱予活血化瘀、通窍止痛剂服用,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2.6 出院指导 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宜。注意劳逸结合,不宜用脑过度,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若有持续头痛等症,应及时就诊。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
  3 讨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是在全面了解病人有关情况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为依据,通过中、西医护理方法来解决或部分解决病人身心存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系统化护理过程[3]。轻、中型颅脑外伤后,血脉受阻,气血滞涩,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发为头痛。故治疗上以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体现落实在病人身上中西医两方面能相互兼容、相互一致的护理措施上。注意调节情志,注重饮食调护、健康指导工作, 特别是加强症状护理,积极采用穴位按压缓解头痛等不适症状,使病人掌握一些保健知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通过几年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早期积极治疗是关键,而中西医各自优势互补的护理是提高病人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08.

  [2] 陈莲,李贞培.单味中药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原发性Ⅰ期高血压病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834.

  [3] 张黎荣,何世银.中西医结合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