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间质性膀胱炎篇

间质性膀胱炎篇

文章来源: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发布日期:2014-03-07浏览次数:20253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是以膀胱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数十年来一直是泌尿外科疾病的研究热点之 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因此病就诊。大会关于IC/BPS共有文章6篇。现总结归纳纪要如下。

        1.基础科学/流行病学

        间质性膀胱炎(IC)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IC的诊断是基于主观症状的定义,因此常导致复杂的患者人群和常见的误诊。众多专家对此提出自己的研究推测与成果。炎症学说是关于间质性膀胱炎早提出的一种病因假说。近年来有很多关于间质性膀胱炎的流行病学研究,但这些研究的共同问题在于流行病学调查中缺乏一种具有诊断性的标志物及相关的特异性,使得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有很大差异。瑞士IKBT研究所M. Gamper等通过收集15位溃疡性IC患者的膀胱黏膜活检及导尿管导出尿液,并设置2组对照组分别为11例非炎性膀胱 过度活动症( OAB)患者(通过相似症状选择成组)和8例健康人。结果显示3种T细胞和B细胞标记物的基因表达分析和3种尿路上皮标记物分析在溃疡性IC组及两个对照组有显著羞别。在溃疡性IC组中高表达的特殊淋巴细胞基因与滤泡B细胞、T细胞聚集在尿路黏膜下层,并且在此组尿液中可发现高浓度IgG和IgA,但血液中未见这些改变。另外,尿道上皮特异性基因在溃疡性IC中表达程度较低。免疫组化发现2种尿路上皮蛋白( UPK3,KRT20)标记很少甚至无,一种尿路上皮标记物( UPK18)在非免疫性OAB中与健康对照组对比达到显著低表达。这些发现说明溃疡性IC可用因局部适应性免疫反应而上升的尿路抗体浓度和异常的尿路上皮来描述。该研究中测试的6种表达基因可以用于未来检测早期IC和监测治疗效果。这一研究另外一个重要发现是一些基因表达对非免疫性OAB的价值与健康对照组是不同的。尽管这些初步发现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这指明OAB可能是IC的早期阶段。

        2.评估及尿流动力学

        来自台湾丰原医院的W.T.Chen等选择2009 -2012年98名符合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系统病和肾病研究所( NIDDK)诊断标准的IC/BPS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该研究中患者分为2组,组1包括53例女性,使用NS、KCL2次连贯的充盈性膀胱内压测量;组2包括45例女性,使用0. go-/o NS两次加0. 2MKCL共3欢连贯性充盈性膀胱内压测量。该研究记录并测量容量变化性:FDV、NDV、SDV和MCC。结果表明组2从第1次NS灌注至第2次NS灌注测量FDV、NDV、SDV和MCC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另外组2从第2次NS灌注至KCL测量FDV、NDV、SDV和MCC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尸<0. 001)。然而,组1 MCC从NS灌注至KCL灌注容量显著减少35. 83 mL(P <0. 01),FDV、NDV和SDV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同普通志愿者相似,IC/BPS患者在50mL左右有膀胱容量增加。

        结果表明由于膀胱对尿路测量检验的适应性,如果用0.2 M KCL膀胱内压测量来衡量IC/BPS,2次NS灌注比1次能提供更准确的诊断。

        3.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
        都柏林博蒙特医院T.E.Murray等用回顾性图表分析了该中心2000 - 2012年接受尿流改道手术的患者,结果显示总共接受手术的17例患者(15例女性,2例男性),开始产生症状的时间至接受手术平均持续时间为68.4月。处理前症状包括:盆腔痛( 1000-/0)、尿频(1000-/0)、夜尿(92.3%)、排尿疼痛(69. 2%)及无控制排尿(28.6%)。另外40%患者有情绪低落,50a-/o患者有睡眠困难。术前常用止痛药包括:鸦片制剂安眠药( 53%)、阿密曲替林(53%)、 加巴喷丁(40%)、苯二氮卓类(40%)和非甾体抗炎药(33. 30-/0)。术前91. 60-/0息者接受了膀胱内注射西施泰,同时42. go-/o患者接受了膀胱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术后平均留院时间为17.8天(10 - 58天)。实施操作包括:膀胱全切并回肠代膀胱重建(9/16患者),膀胱部份切除并回肠代膀胱重建(4/17患者)以及不切除膀胱的回肠代膀胱重建(3/17患者)。2例患者接受了外科修订操作,其中1例患者因为术后吻合口瘘,另1例接受了输尿管重建。所有研究对象均无死亡。出院后随访调查,16例患者中有l例回报持续性盆腔痛。众所周知,IC/BPS对生活质量影响显著。在此医院经验中尿流改道手术对难治性IC/BPS产生有利预后,是一可行选择。

        4.其他

        临床上与炎症为密切的病因为感染,因此有专家支持感染学说。来自澳大利亚武龙岗大学的K.J.Mansfield等人认为感染和炎症是膀胱功能障碍重要的病因学因素。膀胱上皮释放ATP在传人神经信号对膀胱充盈的反应和激活膀胱黏膜免疫反应均起着重要作用。细菌感染现已认为是一些膀胱异常状况,例如OAB的病因。另外,普遍认为组胺和巨细胞在膀胱炎性状况例如间质性膀胱炎起重要作用。因此,认识炎性介质如何影响膀胱上皮ATP的释放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斫究来检测炎性介质:缓激肽、组胺、5-羟色胺对尿路上皮ATP释放的作用。该研究结果显示低渗透性kerbs溶液可导致大约4倍ATP释放的增长。缓激肽、组胺和5-羟色胺对ATP释放基线没有影响,然而100yM5-羟色胺(p=0.040,n=10)和组胺(p=0.041,n=10)抑制低渗透性kerbs溶液所产生的ATP释放。缓激肽情况下未见此种抑制效应(p=0.39,n=10)。这一研究发现炎性介质、组胺及5羟色胺抑制肌肉收缩,从而影响ATP释放。这个发现与普遍认为的炎症导致ATP释放相违背。然而这与目前关于尿路感染与尿路上皮ATP释放减少相符。这一结果说明感染和炎症影响尿路上皮信号传导比预想的要复杂。 现普遍认为膀胱疼痛综合征( BPS)是未知病因的慢性疼痛状态。尽管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尚无单一的病因来解释BPS的发病机制,并且有证据支持BPS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极可能是多因素的。其中经常提到BPS发病机制可能与尿路上皮屏障损伤有关。已有研究指明黏膜通透性增加是导致尿液中有害物质渗入黏膜下及其间质而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的原因。英国沃尔森中心年龄相关疾病研究的LOffiah等缱立在体动物模型通过持续软骨素酶和肝素酶注入小鼠膀胱导致蛋白聚糖去糖基化来研究膀胱蛋白聚糖成分与BPS病理生理学之间的关系。该实验显示经过酶处理的实验组尿液中ECM蛋白含量比对照 组多出10倍以上。这证实了针对尿路蛋白聚糖的酶的去糖基化影响了尿路上皮的渗透性。炎性介质持续注入实验动物去糖基化的膀胱可能渗入潜在的膀胱逼尿肌和传人神经而导致疼痛,正如BPS患者所表现的那样。这一研究支持关于损伤的尿路上皮CAC层作为BPS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且支持使用GAG替代疗法治疗BPS。该研究的提出为膀胱黏膜 的保护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和方向。

        氯胺酮所致膀胱炎( KIC)症状包括下尿路综合征( LUTS):患者常有尿急,尿频和难控制的排尿疼痛的症状。现有研究表明氯胺酮导致的膀胱炎在膀胱镜显示下膀胱黏膜有溃疡样表现,并且同IC患者的膀胱镜所见类似。然而现在没有任何公开发表的报道氯胺酮所致IC患者腹腔镜和高液压膀胱镜发现的相关研究。W.T.Chen等进行一项研究关于联合使用高液压膀胱镜和诊断性腹腔镜可为氯胺酮所致膀胱炎提供更多内外膀胱状况。研究选择6例有刺激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慢性疼痛,尿量排空的减少及伴随偶尔血尿,并有滥用氯胺酮病史的患者,通过有效的问卷调查包括ICSI、ICPI以及盆腔痛、尿急、尿频症状( PUF)评估这些患者,使患者的主观症状客观化。这6例溃疡性IC患者统计学平均年龄为(25.5±5.3)岁,主观症状评分显示患者有严重的下尿路综合征( LUTS)和慢性盆腔痛(ICSI:10 - 20,ICPI:8 - 16,PUF:18 - 30)。

        在尿流动力学检查和麻醉状态下的膀胱镜注意到膀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3年第5卷第6期胱容量的减少。溃疡性IC患者FDV、NDV、SDV和 MCC也有显著减少(49.6 +40.1,60.4 +51.1,72.3±56. 1,93.2 +68.9)。所有患者均可见大量的肾小球样出血( glomerulation)。诊断性腹腔镜显示粘附带包裹膀胱和子宫导致缩窄的膀胱。研究显示溃疡性IC患者有显著的膀胱容量减少以及腹腔镜可发现的缩窄性膀胱。研究表明溃疡性IC患者不仅有损伤的膀胱黏膜,还有缩窄的膀胱。这些发现解释了膀胱内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