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外伤性小肠破裂34例诊治分析

外伤性小肠破裂34例诊治分析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4-05-17浏览次数:18217

       小肠破裂在临床上是仅次于肝脾破裂的常见腹部外伤[1]。我院自2000年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34例。现就其临床诊治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 男28例,女6例。年龄21~70岁,平均38岁,以男性青壮年为多。  

       1.2 损伤类型与受伤时间 撞伤25例,跌伤6例,嵌顿疝回纳挤压3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受伤时间至手术时间8小时内29例,8~24小时4例,24小时以上1例。  

       1.3 临床表现 全组34例均有腹痛,伴有呕吐12例。体检:T>38℃29例,P>100次/分31例,BP<12KPa13例。有腹膜炎体征22例,局限性压痛28例,腹胀14例,有移动性浊音4例。腹腔穿刺26例,浑浊液体16例,血性液体6例。WBC>10×109/L27例。腹部透视30例,气腹征8例,液平3例。 

       2 结果  

       全组34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为空肠破裂13例,回肠破裂18例,空回肠交界处破裂3例,合并脾破裂6例,肝破裂2例,肠系膜裂伤或血肿9例。行肠修补术27例,肠切除7例,同时行肝修补2例,脾切除6例。住院10~62天,平均18天。并发切口感染5例,切口裂开2例,腹腔脓肿2例,肠瘘1例。全组均出院。  

       3 讨论  

       3.1 诊断 外伤性小肠破裂后肠内容物及气体不断进入腹腔,早期出现明显腹膜炎或气腹征,诊断并不困难。由于在正常情况下肠腔内游离气体少,肠液刺激性小,特别是部分病人因裂口小,肠壁收缩,肠粘膜外翻,纤维蛋白素或食物残渣堵塞,使气腹征及腹膜炎体征不典型,而不易做出早期诊断。过分强调术前诊断明确,往往会延误病人的治疗。我们的体会如下。  

       3.1.1 详细询问病史 包括受伤的经过,受伤的部位,作用力的方向及伤时病人的反应等。  

       3.1.2 全面仔细体检 既要全面检查,又要重点突出。包括伤后出现的腹痛,腹胀进行性加重,腹膜刺激范围扩大,肝浊音界变化,移动性浊音和肠鸣音的情况,肛诊有无盆底压痛及指套血迹等。  

       3.1.3 反复多部位的穿刺 包括部位的选择,穿刺液的颜色,性状等。腹穿尽可能用较粗的穿刺针,以便足量抽取。必要时行穿刺液检验。  

       3.1.4 腹部X线透视 隔下出现游离气体,可作为腹内空腔胀器穿孔的确诊依据。若透视阴性并不能排除小肠破裂。  

       3.1.5 腹部B超检查 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若腹腔有积液或积血,可在B超定位下行腹腔穿刺,提高穿刺的阳性率。同时,腹部B超检查还有助于肝脾等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  

       一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剖腹探查。对于高度怀疑小肠破裂的病人,则应剖腹探查。剖腹探查既是诊断手段,又是治疗方法,同时避免因延误诊断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3.2 治疗 小肠破裂的诊断一旦确定,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的早晚及合理是否与预后有很大的关系。危及生命的是低血容量性或感染性休克,应在抗休克的同时尽快手术。如合并腹腔内脏器出血者,应先处理出血脏器伤,再修复肠管。外伤性小肠破裂术式力求简单确切[2],对破裂口小者行“8”字或“两层法”缝合。为防该处肠腔狭窄,采用横向缝合。若破裂口较大,创缘不整齐,“V”形切除部分肠管后吻合。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行肠切除术:①一段肠管多处破裂且相距较近,缝合后有肠狭窄的可能者;②系膜血管严重损伤致区域供血障碍,影响肠壁循环;③破裂口边缘部肠壁组织严重挫伤;④系膜侧肠破裂缝合困难。若破裂时间长且出现严重感染者行肠外置术。术中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污染严重应置腹腔引流,引流得当有助于术后恢复,引流不当,可以引起严重后果[3],良好的引流比术后单用抗生素效果好。重视全身和合并伤的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同时积极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腹部创伤的临床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1998,14(14):195-196.   

       [2] 周树青,王飚.小肠破裂28例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1):48.   

       [3] 夏穗生.重视外科引流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