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临床观察与治疗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临床观察与治疗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4-10-09浏览次数:15275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病的病程较长,会使心脏的结构发生重塑性肥大、心功能异常、脑卒中等症状,其中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心房颤动(AF)。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检测特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9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 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而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80例患者均符合《WHO/ ISH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①收缩压(SBP)≥140 mm Hg(1 mm Hg=0.1333 kPa),舒张压(DBP)<90 mm Hg。② 动态血压监测排除门诊高血压。③患者均通过电解质、肝脏、肾功能等检查。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6~75岁,平均(42.3±5.6)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8~79岁,平均(43.6±5.2)岁。两组患者均有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检查仪器选用 Philips IE33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为 2.5 MHz,左心室作为长轴,进行连续性扫描,扫描方式呈M型,主要检测患者的室间隔、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后壁,同时扫描患者的心尖四腔进行多普勒分析二尖瓣血流情况。 
         1.3 测定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左房内径;测定两组患者的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A)和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E)。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室间隔/左室后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房内径和E/A要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主要发病于中老年人,而且该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发病率。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新房激动频率增加,可达300~600次/min,心跳频率可达100~160次/min,会使患者的心房收缩功能受损,进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据陈建琴论述的《P波大时间和P 波离散度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变化》中表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几率要大于正常血压的患者[1]。笔者分析,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的生理学和形态学会有所改变而造成的。高血压患者身体的循环动脉压力持续处于增高的状态,就会很容易导致患者的左心房发生生理学和形态学的重构,而患者的左心房发生变化也会导致心房的不同部位传导延缓、心房肌细胞会不应期的缩短、心房颤动异常的现象等,从而使患者的心房活动空间和弥散度发生明显的差异,终会使患者出现心房扩大现象[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室间隔/左室后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房内径和E/A要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不仅会因为高血压导致心脏的形态结构出现改变,还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左心房扩大现象,而左心房扩大是心房颤动的主要原因,也是高血压患者出现心房颤动的必然因素。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生成从而使动静脉舒张,外周阻力下降,使动脉平均压、舒张压及收缩压降低。通过本次研究可见,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会由于左心房的舒张功能受损而使左心房扩大。因此,临床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要首先采用能使动静脉舒张,外周阻力下降,动脉平均压、舒张压及收缩压降低的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

         4 参考文献

         [1] 陈建琴.P波大时间和P波离散度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变化[J].心电学杂志,2011,30(3):229.
 

         [2] 杨桂枝.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心脏超声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7):121.
 

         [收稿日期:2014-04-20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