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竹叶黄酮抗突变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竹叶黄酮抗突变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08-03-12浏览次数:68721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竹叶黄酮的保健作用。方法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实验(Ames实验)对竹叶黄酮进行了体外抗突变作用的研究。结果竹叶黄酮具有显著的抗突变作用,当其剂量为20 mg/平皿时对2-AF,B[a]P和AFB1的致突变性抑制率均达到70.5%以上,并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竹叶黄酮的抗突变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致突变物使正常细胞变为突变细胞而实现的,也包括部分去突变作用,但促进突变细胞修复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竹叶黄酮 抗突变作用 Ames实验

  Abstract:ob[x]jectiveTo discuss the health fun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bamboo leaves(FBL).MethodsAntimutagenicities in vitro of FBL were studied by Ames test.ResultsFBL showed strong antimutagenic activities with inhibition rates of more than 70.5% to B[a]P,2-AF and AFB1 at dose of 20mg/plate.ConclusionThe desmutagenicities and bio-antimutagenicities of FBL coexisted,while the latter is the main way by FBL inhibits me[x]tagena.

  Key words:Flavonoids from bamboo leaves(FBL);  Antimutagenicity;  Ames test

    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又名甜竹、八月麻(福建),属禾本科牡竹属,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大型丛生竹种[1]。麻竹叶大,宽4~7 cm以上,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很值得开发利用。竹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2,3]。竹叶提取物具有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调节血脂、阻断亚硝化反应、增强免疫和抗菌抑菌的作用[3]。竹叶中所含的功能因子主要是黄酮糖苷和香豆素类内酯等[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竹叶:采自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麻竹园,经四川省遂宁市松涛植物园舒松涛园艺师鉴定为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叶。

    实验菌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突变株TA97、TA98(移码型突变株)和TA100(碱基置换型突变株):均由重庆市疾控中心提供。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为BALB/C纯系小鼠,♂,♀各半,8~10周龄,体重18~20g,由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氨基芴(2-AF),苯并芘(B[a]P):Sigma公司出品。

    黄曲霉素B1(AFB1):重庆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提供。

    超滤用聚砜膜(分子截流量50 000 Da),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设备中心出品。

    其它常规药品为化学纯或分析纯。

  1.2  方法

  1.2.1  竹叶黄酮的制备麻竹叶5 kg,粉碎成粗粉,以80%乙醇回流提取3次,2 h/次。提取液合并后超滤分离,收集清液减压浓缩,经硅胶柱色谱CHCl3-MeOH梯度洗脱,再经反复硅胶或ODS柱色谱分离,得到竹叶黄酮化合物样品。

  1.2.2  Ames实验[4,5]采用Ames标准平板掺入法或称平皿掺入法。

    致突变性抑制率(%)=G-H/G-I×

    式中G—致突变阳性对照组回变菌落数(用 ±s表示,下同);

    H—实验组回变菌落数 ;

    I—溶剂对照组回变菌落数。

  1.2.3  竹叶黄酮抗突变作用机制实验[4~7]本实验以3种方式加入受试物,加入量均为20 mg/平皿,测试菌株为TA98。

    方式1,将受试物和致突变物同时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于37℃水浴中预培养30 min后再加入菌液,以下步骤按“1.2.2”进行。

    方式2,将受试物、致突变物及菌液同时加入含活化酶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于37℃水浴中预培养30 min,以下步骤按“1.2.2”进行。

    方式3,将致突变物与菌液同时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H 7.4)和活化酶中,于37℃水浴中预培养30 min,然后离心,弃上清液。沉淀物用磷酸盐缓冲液(pH 7.4)洗涤2次。将洗后的带菌液与受试物混合,以下步骤按“1.2.2”进行。

  1.2.4  统计学方法采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取3次测定的平均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竹叶黄酮体外抗突变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见表1。表1  竹叶黄酮体外抗突变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略)

    回归方程中y 表示机率单位(用DPS软件系统将抑制率转换为机率单位);x表示剂量的对数值

    由表1可知,在实验的剂量范围内,竹叶黄酮对3种致突变物的致突变性抑制的剂量-效应关系经对数转换后,其对数剂量-效应关系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其剂量-效应关系为对数曲线关系,即随着连续等量的递增每一平皿中受试物的剂量,所引起的抗突变作用逐渐增大,但其效应增幅却都是逐渐减少的。

  2.2  竹叶黄酮对3种致突变物致突变的抑制作用由表2可知,在TA97,TA98及TA100中,竹叶黄酮对3种致突变物的致突变性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剂量为20 mg/平皿时其抑制率均达到70.5%以上,对致突变物的致突变性抑制效果顺序在TA97菌株为AFB1> B[a]P >2-AF,在TA98和TA100菌株均为B[a]P> AFB1>2-AF。表2  竹叶黄酮对3种致突变剂致突变性的抑制作用(略)

  2.3  竹叶黄酮体外抗突变作用的机制由表3可知,以方式2加入的竹叶黄酮对3种致突变物的致突变抑制率均高于其它两种方式,其中又以方式3为低。方式2是将菌液、致突变物与受试物共同进行预培养,这就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受试物与致突变物作用使其失活(去突变物),二是受试物阻断正常细胞变为突变细胞(生物抗突变物)。方式1的抑制率低于方式2,由此可以看出方式2中生物抗突变作用占主导地位,但也不排除存在去突变作用。以方式3加入受试物的抗突变性显著低于前两种,说明受试物促进突变细胞修复的作用不是竹叶黄酮抗突变作用的主要方式。因此竹叶黄酮的抗突变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突变物对菌株的致突变作用而实现的,但也不排除去突变作用。表3  以不同方式加入竹叶黄酮的抗突变作用(略)

  3  结论

    竹叶黄酮具有显著的抗突变作用,当其剂量为20 mg/平皿时对B[a]P,2-AF和AFB1的致突变性抑制率均达到70.5%以上,在实验的剂量范围内,其剂量一效应关系是对数曲线关系。

    竹叶黄酮的体外抗突变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正常细胞变为突变细胞而实现的,也包括部分去突变作用,而当细胞发生突变后,其促进突变细胞修复的作用不明显。

【参考文献】
    [1]《中国森林》编辑委员会.中国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961.

  [2]胡春水,佘祥威,骆琴娅,等.竹的药膳史及竹食品开发[J].竹子研究汇刊,1998,18(1):27.

  [3]唐浩国,郑卫东,陈宗道.麻竹叶黄酮类成分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114.

  [4]Miyazawa M, Hisama M. Antimutagenic activity of flavonoids from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J].2003,67(10):2091.

  [5]Edenharder R, Grunhage 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ies of flavonoids as mechanism of protection against mutagenicity induced by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or cumene hydroperoxide in Salmonella typhimurium TA102[J].Mutation Res, 2003,540(1): 1.

  [6]Wang XH, Andrae L, Engeseth NJ. Antimutagenic effect of various honeys and sugars against Trp-p-1[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2,50(23):6923.

  [7]Qiu D, Kao PN. Immunosuppress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s of triptolide, the principal active diterpenoid from the Chinese medicinal herb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J].Drugs R D, 2003,4(1): 1.

 

作者:唐浩国 向进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