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双排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

双排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1-04-13浏览次数:54660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1270;颌面部骨骨12例,骨盆骨折10例,脊柱骨折10例,髋关节骨7例,膝关节骨折3例,足跗骨骨折3例,肩胛骨骨折3例。采用西门子SOMATOM Emotion-Duo双排CT机,层厚12.5mm,层距12.5mm,电压130KV,电流150260mA,螺距11.5,距阵512×512,视野18mm。扫描后先行标准方式重建,以观察横断面二维图像,再行低卷积值重建方式,重叠50%重建。利用3D软件包对重建的二维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先行MPR重建,分别以软组织窗和骨窗观察,了解骨折全貌后,再行SSD图像重建。

 

2 结果

 

本组病例三维成像对骨关节创伤均显示良好,其中MPR发现骨折53处,脱位5处,显示骨折线累及关节面26处,准确显示了骨表面及骨内部的骨折线走向、骨折断端的移位情况及关节腔内部情况和骨折线周围软组织结构(12);CT单纯横断面显示骨折51处、脱位4处、可疑脱位1处,2处水平骨折线漏诊;轴位观察二维平面内骨折线及骨折两端的错位显示良好,骨折附近的软组织和器官损伤亦清楚显示,但对骨折的上下关系,水平方向线形骨折、多发或粉碎性骨折的三维空间关系,如骨折块的来源定位、移位程度、旋转方向显示欠好(1C2齿状突基底部骨折、1例股骨颈水平骨折线显示不清);SSD显示骨折45处,从骨的表面立体显示骨折线的长短、方向、形态及骨表面骨碎片的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但对细小的骨折线显示欠佳或难以显示;X线平片显示骨折45处,可疑骨折6处,漏诊3处,脱位3处,可疑脱位2处。结果表明,螺旋CT轴位、MPRSSD对骨折的显示各有特点。

 

3 讨论

 

骨关节创伤在骨科常见。CT检查在骨外伤中应用日趋普遍,其应用价值已被,但二维图像对于显示水平走向的骨折线、多发性和粉碎性骨折不尽理想,对骨折的变形、移位、旋转等观察缺少连续性,而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获得高质量的MPRSSD图像,实现了在三维空间对病变的全面观察。MPR是在横断面图像上按要求任意划线,然后沿该线将横断面上二维体积元重组,即可获得该平面的二维重建图像,由于可形成冠状面、矢状面和任意层面图像,因而包含了丰富的三维信息,MPR对病变及周围结构可以全面观察,对细微骨折、隐蔽部位的骨折及复杂解剖部位骨折显示良好,如颌面骨、脊椎骨、骨盆骨及肩胛骨和足跗骨等部位的骨折。MPR可直接显示骨折的上下关系,显示与轴位图像平行的横形骨折线(本组1例股骨颈横形骨折线、1C2齿状突基底部骨折在横断面二维图像未见明显骨折线显示,MPR则显示骨折,见图3)MPR通过多角度成像还可更直观的显示多发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的三维空间关系,从多方位观察骨折片向关节腔及椎管内移位的情况。

 

SSD是根据CT阈值的概念,将预设的CT阈值区域内的相邻象素连接而重组成图像,图像表面有明暗之分,阈值以外的像素则不能重建而无法显示,优点是重建图像表面立体感强,解剖关系清晰(45),缺点是容积资料丢失较多,细节显示不够。SSD通过旋转和切割可以不同方位观察各种方向的骨折线,且可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断端的移位情况。作者对3例肩胛骨、3例足跗骨骨折通过切割方法,多角度旋转观察,对8例髋臼骨折采用通过切割股骨头,直观的显示了髋臼关节面的骨折线走行及移位情况。但SSD对骨的深部结构的骨折、细微骨折及无移位的骨折线显示不如二维CTMPR。本组有8处骨折在二维及MPR图像上能清晰显示的骨折,在SSD图像上未能显示。

 

  综上所述,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创伤,特别是复杂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二维CT仍是诊断骨关节创伤可靠的和基本的方式,在二维基础上的三维重建在显示病变的空间关系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可弥补二维影像的不足。

 

(文本来源:创新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