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骨质疏松120例临床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骨质疏松120例临床研究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4-06-11浏览次数:17716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常发性慢性疾病,其主要病症特征为新骨的形成,可形成韧带骨赘、脊柱和骶髂关节的强直,其对关节的侵蚀、破坏可使AS患者丧失自主生活能力[1]。选择2013年3月~2013年12月进行治疗的120例AS患者,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2013年12月120例AS患者为试验组,均为且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AS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未使用皮质激素,剔除肝脏疾病、糖尿病、甲状旁腺等内分泌性疾病患者。男100例,女20例;年龄19~49岁,平均(31.85±8.76)岁,病程7个月~12年,平均(4.35±378)年。按照骶髂关节像分级标准,Ⅱ级比率为28.89%,Ⅲ级比率为 51.11%,Ⅳ级比率为20%。对照组患者为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选择年龄、性别与AS患者相匹配,共120例,男100例,女20 例;年龄19~49岁,平均(31.79±8.6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患者入选标准主要符合5项指标:①年龄19~49 岁者,女性为未绝经者,男性对乙醇无依赖性;②未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③患者无内分泌疾病或其他可引起骨质疏松的疾病,无合并有重度营养不良或脑、肾等严重损害者;④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客观全面;⑤患者完全知情且自愿参加。

        1.3 研究方法:骨密度测定,利用过双能X线吸收法采用DPX-L (美国LUNAR公司)骨密度测定仪对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测定其腰椎、股骨颈的BMD值,以同性别的峰值BMD作为参考值,计算出患者的T-Score,若T-Score不低于-2.5 s但不超过-1 s,则可判断为骨减少量;若T-Score低于-2.5 s,则可判断为骨质疏松。测量精度要控制在0.8%以下。放射学检查 对两组患者采用X线拍摄骶髂关节、腰椎正侧位X线片,若X线检查发现可疑者行骶髂关节CT动态检查。骨代谢生化检查 所有患者均清晨空腹卧位采集肘静脉血,常规检测HLA-B27、红细胞沉降率(ESR)等,采用酶联免疫法利用美国METRA生物公司的试剂测定血清BGP、 BAP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诊断及骨密度检测结果:见表1。试验组患者骨密度与对照组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试验组的腰椎BMD、股骨近端BMD显著低于对照组,AS 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降低极为显著。

        2.2 骨代谢生化指标:试验组患者的BGP、BAP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骨质丢失主要与骨吸收增加相关,

        2.3 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分析:对试验组股骨颈BMD值与患者病程、ESR、CR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其呈负性相关性(P <0.05),这说明随着患者病程的增加,病症越严重,BMD值就会呈现下降趋势,进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就会提高。

        3 讨论
 

        目前,AS继发骨质疏松症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研究表明骨质疏松在AS患者中发病率很高,可达到50%以上,在AS 发病初期就可能出现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可知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如驼背畸形甚至导致脊柱骨折等,所以对强直性脊柱炎(AS)继发骨质疏松的发生状况、影响因素及骨代谢指标等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3]。疾病初期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呈现下降趋势,可导致骨质疏松,在疾病的后期,椎体处韧带可发生骨化,局部矿化软组织的骨密度值会升高,使腰椎骨密度表现出正常或进一步增高,而股骨颈骨密度却继续下降,这表明骨质丢失病症仍在恶化[4]。

        强直性脊柱炎(AS)继发骨质疏松病症一般在男性群体中易发,本研究也显示男性患病的比率显著高于女性。本文研究显示骨量减少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试验组患者的腰椎、股骨颈的 BM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GP、BAP等指标则相反。本文研究还显示股骨颈BMD值与患者病程、ESR、CRP呈负性相关性,这说明病程、ESR、CRP等指标与患者骨质疏松有重要的关系。

        4 参考文献

        [1] 崔 阳,张 晓.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变化[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2,6        (30):608.
 

        [2] 周晓莉,张 鹏,周伯炜,等.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J].山西中医,2013,6(29):30.
 

        [3] Muntean L,Rojas M,Font P,et a1.Relative value of the lumbar spine and hip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turn-over marker in men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Clin Rheumatol,2011,30(5):691.
 

        [4] 路 平,阎小萍.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特点、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研究[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2,1(5):12.
 

        [收稿日期:2013-12-28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