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不同手术方案用于肛裂治疗对比分析

不同手术方案用于肛裂治疗对比分析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4-10-22浏览次数:14981

        肛裂以排便后撕裂样疼痛、出血、排便困难为主要症状[1]。肛管前后方血供不良及排便时承受压力大是病理基础,皮肤裂伤后裂面反复不愈引起炎性反应而成溃疡,需手术治疗[2]。目前,经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和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是治疗肛裂常用的两种术式,为进一步探讨两种术式在治疗肛裂上的优劣势,总结出佳的手术方案。我院在近十年分别选用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对肛裂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近十年收治的肛裂患者8000例,其中男3878例,女4122例,年龄21~59岁,平均(33.4± 7.1)岁。随机分为侧切组4324例,行侧方内括约肌切断缝合术;后切组3676例,行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 
        1.2 方法:常规术前准备、局部消毒,在局部麻醉下于肛裂处作梭形切口切除肛裂溃疡面。有肥大肛乳头、皮下瘘管及皮赘的分别给予切除,然后分别行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和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侧方内括约肌切断缝合术先摸清括约肌间沟,于截石位5点处作一长约1cm的放射状小切口,将左食指放入 肛管内作引导,用止血钳仔细分离。从括约肌间沟插入直达齿状线上缘,挑出内括约肌后在直视下用电刀缓慢切开。扩肛以能容纳四指为宜,缝合放射状小切口并压迫5min以加强止血效果。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在后正中创面上用弯止血钳沿括约肌间沟进钳,至齿线稍上方挑出内括约肌上缘约1cm,在钳上用电刀缓慢切 断,然后止血。 
        1.3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可从治愈、好转、未愈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评定:症状消失,裂口愈合即可评定为治愈;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裂口及创面缩小即可评定为好转;症状无改善,裂口无变化即可评定为未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做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术式术后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复发情况比较:侧切组创面愈合天数上显著优于后切组(P<0.05),而在Ⅱ~Ⅲ级疼痛等指标上却略差于后切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种术式治疗后疗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肛裂是肛肠科常见的病症之一,从症状来看,肛裂主要表现为肛门周期性疼痛,排便时阵发性刺痛,便后数分钟缓解,随后又持续剧烈疼痛达数小 时。此外还伴有习惯性便秘,以便时带血为典型症状。由于肛裂创面受到炎性反应刺激,使括约肌变性,弹性下降,内括约肌痉挛又加重局部血液循环,使裂口经久不愈,肛裂可靠的治疗方法是手术。肛裂手术治疗机制主要是通过手术切断肛门内括约肌下缘,使其处于松弛状态,以缓解排便后肌肉痉挛,同时达到改善局部血 供,消除肛裂疼痛周期,从而达到治愈肛裂的目的[3]。本研究显示,侧切组在创面愈合天数上略优于后切组(P<0.05),而在Ⅱ~Ⅲ级疼痛等指标 上略差于后切组(P<0.05),在治疗效果和术后复发率上两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侧切组效果要略优于后切组。综上 所述,侧切术和后切术两种术式互有优劣,但从综合效果来看侧切术效果更突出。建议临床在治疗肛裂时,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针对性手术方案。
         4 参考文献 
        [1] 刘金舟,江 明.裁剪式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84
        .[2] 莫树权,谭 毅.肛裂内括约肌切断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4):390.

        [3] 邱 斌.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3,5(上):2363.

        [收稿日期:2014-03-17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