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业界动态 > 优质诊疗服务要深入基层

优质诊疗服务要深入基层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22-09-23浏览次数:47
1785年,洋地黄类药物开始被用于治疗心衰;1953年,世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成功;1986年,首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完成……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式在不断更新,从技术到理念都在进步。

  “目前,我国冠脉介入治疗数量已居世界首位,心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肺栓塞等疾病住院死亡率明显下降。”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心脏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表示,在心血管病“救治难”的问题上,我国已有长足进步,表现为医疗资源总量增加、新技术应用加速、医疗质量控制及改进效果比较。当前需要关注的是,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心血管病救治能力仍有明显差距。

  医疗资源总量增加服务能力提升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开展心血管疾病治疗业务的医院达到4510家。据估算,全国每10万人心血管内科医师数达到4.8,心外科医师数达到0.6,每万人心内科床位数达到3.07张,心外科床位数达到0.31张。”中国工程院院士、北部战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韩雅玲指出,“这意味着,我国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医疗机构、医师、住院床位数都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医疗资源总量增加;同时,医疗服务能力也不断提高。”

  韩雅玲介绍,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起搏器植入、导管消融、主动脉介入手术、先心病介入治疗、瓣膜手术、主动脉开放手术、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体外膜肺氧合9种心血管重点疾病诊疗技术的开展数量为例,全国2020年共有4376家医院可以开展上述重点疾病的诊疗;其中,有54%的医院可以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47%的医院可以开展起搏器植入,30.9%的医院能够开展射频消融治疗,有286家医院可以同时开展这9种手术。

  “医疗质量安全性也不断提高。”韩雅玲介绍,2009年—2019年,我国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12小时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比率,从29.76%增加到67.45%。2017年—2019年,我国手术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不断下降。以2020年的数据为例,全国1026万名心血管病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是1.1%,心内科30天再入院率为4.7%,心外科为2.7%。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牵头开展的国内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中,80多家协作单位调查了24万名冠心病及瓣膜外科患者的情况,记录并分析了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结局等11个模块的400多个变量。“这一研究显示,我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住院病死率持续下降,技术应用日益规范。”韩雅玲说。

  新技术和治疗理念不断完善

  “以微创主脉瓣膜置换技术为代表的介入技术发展也很迅速。”韩雅玲介绍,全国总手术量从2016年的199例上升到2020年的2654例,增幅高达13倍。2021年,外周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手术量超过100例的医疗中心达到10家。

  “中国原创的超声引导下介入技术体系得到持续发展。它可以实现不开刀,不用放射线、造影剂和全麻,颠覆了欧美放射线介入体系。这种技术可以保护患者和医生、节省医疗资源,适合在基层推广,同时它传递了中国智慧、推广了中国标准。”韩雅玲说。

  与此同时,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医生们致力于减少患者身体和精神层面的创伤,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多年前,对先天性心脏病都是通过开胸、结扎修复等手段进行治疗,现在除了复杂的先心病需要外科干预之外,相对比较容易的都可以通过介入手术进行修复。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主要的一点是能减少对患者心理的创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说。

  在大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如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手术,风险非常大。而杂交技术将传统开放手术和腔内技术结合,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大大降低。

  “这些年,我国在心室辅助装置领域也有非常大的进步。从过去的机械轴承,到目前的磁悬浮轴承,功能越来越好,并发症越来越少。未来随着生物材料的改进,抗凝也能得到改善。”葛均波介绍。

  强基层补短板 破解“二八定律”

  “尽管在大城市、大医院,我国的诊疗水平已经与发达国家媲美,但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心血管病救治能力仍有明显差距。医疗技术实施存在‘二八定律’,即20%的大医院开展了80%的手术。”胡盛寿说。

  “从具体技术来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消融、瓣膜治疗、主动脉介入、先心病介入手术等的开展医院和手术量都表现出‘二八定律’。”韩雅玲表示,因为诊疗数量相差很大,收益诊疗的质量差异也比较大。

  “优质资源下沉仍任重道远,需要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胡盛寿建议,赋能基层,信息化技术是重要手段。

  据介绍,目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探索打造的心血管病基层防控“互联网﹢智慧医疗”中国模式,借助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让基层的慢病防控能力得以提升,更多人能够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有研究显示,我国77.13%的心血管死亡发生在家中。因此,对心血管病急重症的救治要从院内延伸至院外,尤其要提升心血管急重症的社会救治能力。“针对院前、院中和院后存在的不足,要补医疗短板。”胡盛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