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口腔里的这种细菌,或许是结直肠癌的隐性推手

口腔里的这种细菌,或许是结直肠癌的隐性推手

文章来源:健康界发布日期:2024-04-22浏览次数:3

结直肠癌在全球范围内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类型之一,而在中国,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是位居前列。随着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了解其诱发机制变得极其重要。

研究聚焦于一种名为具核梭杆菌(简称Fn)的细菌。这种细菌普遍存在于健康人群的口腔中,但很少出现在下消化道里。奇怪的是,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中,这种细菌特别多。事实证明,具核梭杆菌多的患者,往往预后更差,其肿瘤也更可能复发或者扩散到别的地方。

基于这些观察,科研人员进一步在动物和细胞模型中证实了具核梭杆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并且增强化疗耐药性。这包括调节免疫微环境、促进细胞周期、激活TLR4信号通路以及调控自噬等途径。

然而,一项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的具核梭杆菌都具有促癌作用。这项由Fred Hutchinson癌症中心领导的研究发现:只有一种特定的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癌肿瘤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是真正促进癌症发展和导致患者预后变差的主要因素。

为了深入研究,研究团队广泛收集了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样本和健康个体的口腔样本,并通过测序分析了135个菌株的全基因组。通过对比,他们识别出了483个与结直肠癌相关的遗传因子,并且将具核梭杆菌的分析精细化到亚种水平,发现了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Fn animalis亚种(简称Fna)。

研究进一步发现,虽然Fna是单一亚种,但其内部包含了经历不同进化路径的两个进化分支——Fna C1和Fna C2。Fna C1主要限于口腔,只有Fna C2在结直肠癌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发现进一步缩小了真正促癌的菌株的范围。

在小鼠实验中,接触了Fna C2的小鼠长成了更多的肠道肿瘤,其体内谷胱甘肽(GSH)的代谢途径也发生了变化,使得这些小鼠失去了谷胱甘肽的保护,更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伤害,这可能会促进癌症的发展。此外,这种情况还引发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包括增加了一些促进炎症和癌细胞增长的化学物质。

为什么Fna C2能安然无恙地存活在我们的肠道里呢?原来,Fna C2具备谷氨酸依赖性酸抵抗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特别能抗酸的技能。这让Fna C2能够顺利通过酸性很强的胃部并继续往肠道前进。其次,Fna C2还有一系列独特的基因,让它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肠道里的营养物质,比如乙醇胺和1,2-丙二醇。这些营养物质还会激活Fna C2中特有的致病因子。这些致病因子像是Fna C2的小帮手,帮助它更好地粘附和侵入人类细胞,使它在肠道里更加如鱼得水

总的来说,通过深入分析具核梭杆菌的进化谱系和遗传特征,这项研究不仅确认了Fna C2在促进结直肠癌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还揭示了其病理适应的遗传基础。研究揭示了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可能会引领我们开发出能够直接针对或抑制这种细菌的策略,从而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