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3-10-14浏览次数:24185

   作者:赵晓鹏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山东莱芜,271100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对37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 37例病人术后随访3~20个月,骨折均获得良好的愈合,有效率达。结论 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关键词】复杂四肢骨折,组合式外固定器,外固定
  随着工农业、交通业的发展,创伤骨科病人的骨折严重程度也随之增加,许多特殊类型骨科病人采用传统治疗方法难以取得满意效果。我院自2009年6月~2011年10月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手术治疗复杂四肢骨折患者37例,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37例患者,男27例,女10例;年龄12~55岁,平均39.3岁。术前诊断:新鲜骨折22例,其中肱骨干粉碎骨折2例,桡骨粉碎骨折8例,股骨粉碎骨折3例,胫骨粉碎骨折8例,骨盆骨折1例。骨折不愈合7例,均为术后病人,其中肱骨下段骨折不愈合1例,胫骨中段4例,胫骨下段1例,孟式骨折术后不愈合1例。骨折感染性不愈合8例,其中胫骨中段7例,转子下区1例。新鲜骨折有9例未做骨折部位切开显露,采用闭合复位穿针固定。有11例进行了自体或人工骨移植。骨折单纯不愈合病例全部进行了自体或人工骨移植。合并骨筋膜间室综合征者全部行切开减张二期缝合或植皮,未发生感染。
  1.2 治疗情况 对于新鲜复杂骨折,可根据骨折是否开放及骨折复位的难易程度采用直视下复位或闭合复位。闭合复位好在C型臂透视下进行。开放性骨折首先清创,将原伤口适当扩大,根据骨折情况适当延长。闭合骨折应尽量采用小切口,显露骨折端,尽量少地剥离周围软组织。将骨折大致复位后,根据骨折的部位、具体情况、周围软组织的特点选择进针位置,避开骨折线和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肌腱。如条件允许,术中应行C型臂透视,以确定钢针位置及了解骨折复位情况。可结合有限内固定,选用克氏针、螺钉等对骨折断端行简单固定,再结合外固定器的大范围固定。如骨缺损较多,可取自体髂骨植骨或应用人工骨。对于骨折不愈合患者,沿原手术切口路径取出内固定物。清除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用骨凿凿除骨腔边缘部分骨质,打通死腔。切口感染者,切除窦道,摘除死骨,刮除肉芽样组织,以2.5mmol/L新洁尔灭溶液浸泡切口10分钟,应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浸泡,缝合切口。再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三维固定。术中应用抗生素。
  2 结果

  3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2个月。新鲜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骨折不愈合病人骨折愈合时间6~16个月;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病人骨折愈合时间7~12个月。2例有针道明显感染,均经过局部换药或拔除固定针后愈合。2例有严重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均为股骨下端严重粉碎骨折病人。
  3 讨论

  组合外固定器有很好的通用性、灵巧性和实用性。其主要优点有:①固定可靠:本固定器采用半针和全针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了多向固定,构成稳定的三维立体结构;②允许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及早期负重,有利于骨质愈合和肢体功能的康复。Behrens等对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实验研究表明,早期关节有限度的活动可使关节内蛋白聚多糖恢复加快,而关节固定后关节软骨面退变明显。可作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复位后石膏外固定相比,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1];③利于伤口或创面的处理;④骨折愈合快:手术创伤小,对骨折端髓内外血运干扰小,保证了愈合的顺利进行。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又由于本固定器的几何特性可削弱许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应力,是骨折后有效刺激骨性骨痂生长的良好生物力学效应[2];⑤便于护理;⑥骨折愈合后外固定架拆除方便,不用二次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在使用外固定器时,支架固定的操作方法、技巧对骨折固定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骨折线两侧的两针间距,支架放置的位置,进针的位置、方向、近骨折线螺纹针与骨折线间距,支架与皮肤间距离(骨—架间距)等都直接影响支架固定稳定性。在操作中,本组病例基本都遵循先复位,后穿针固定的原则。穿针避开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肌腱,在骨骼贴近皮下的位置或是皮肤与骨骼之间软组织薄弱的部位穿针,这样能够避免因固定影响肢体的功能锻炼。一般在离开骨折断端3~5cm处穿针为佳,过近易导致骨折端感染及劈裂。而在骨折线同侧的两针的距离越大,所能承受的力量越大,支架固定越稳定。针尖应穿透对侧皮质。在螺纹针的使用上,要求拧入后不能后退,否则后期固定针容易松动。在同一针夹上的针应保持平行,否则可以产生异常应力,导致后期骨的溶解,固定针松动。连接杆距离肢体越近,骨折固定越牢靠。间距越大,力臂增加则刚度固定的程度越低,在负载时骨折端的位移就越大,支架固定越不稳。实验表明,负重情况下骨—架间距与骨折块位移成正比关系,而与刚度成反比关系,以骨—架间距2cm时(支架与皮肤间距离约lcm)为合适,过近会压迫皮肤引起坏死。
  本研究37例病人术后随访3~20个月,骨折均获得良好的愈合,有效率达。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疗效满意,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标准化、程式化可操作性强,手术风险低且疗效确切,具有其他术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汤锦波,谢仁国,付德,于晓巍.桡骨远端骨折不同程度背屈畸形后腕动力学变化[J].中华创伤杂志,2001,17 (10) :613.

  [2] 徐莘香.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学[J].中华骨科杂志,1989,9(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