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政策法规 > 科技部印发《“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C

科技部印发《“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C

文章来源:科技部发布日期:2017-05-16浏览次数:283

充分利用我国中医药宝库,发展以组学、合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为特征的生物技术,推动药食同源等健康产业的发 展,提升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研发与产业转化的核心竞争力。 高值生物资源功能评价与产业转化。应用生物、化学、物理等交叉学科技术进行特殊生物资源的结构、功能及其功能遗传因子的快速鉴定与分析,应用化学工程与生物 合成技术对其中产业前景明确的种类加大开发力度,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生物资源产品;开发用于疾病研究的模式动物和微生物资源,形成已揭示化学成分 和结构的天然药物等;开发可用于生物能源材料的纤维素降解酶和脂肪合成酶、可用于农作物改良的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可用于工业生物制造(如发酵)的菌株、 可用于生态恢复和环境改造的微生物与藻类以及具有特殊军事用途的动植物天然产物(如色素)等。 特有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以极端环境(包括青藏高原、海洋、沙漠和高辐射等极端生态环境)下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包括嗜热、嗜冷、嗜酸、嗜碱、嗜盐、嗜 压、嗜金、抗辐射、耐干燥和极端厌氧等微生物)研究为重点,挖掘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特有生物资源,研究建立全国性的极端环境生物资源库与数据库,阐释对生 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生命极限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挖掘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特有生物资源。在此基础上,在开展极端环境下特有生物的资源调查、物种分析以 及生理生态研究基础上,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多种生物资源筛选技术,开发这些特殊生物代谢产物,建立特殊生物在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等领域的深度利用技术体系。

4. 生物能源
以能源补充替代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废弃生物质资源为主,培育有潜力的新型生物质资源,实现多元化资源供给。重点突破高效转化与高值利用的核心技术,加 强关键工艺的工程化实践,研发集成和成套化关键设备装备。建设产品多元联产和终端产品高值利用的示范工程,为发展生物质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力争到2020年,实现以废弃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的能源补充替代和改善生态环境,重点提升木质纤维素制备燃料、玉米和秸秆燃料乙醇、秸秆和畜禽粪污制备沼气 以及生物柴油等绿色能源制造能力。

专栏7:生物能源 纤维素乙醇。针对不同种类的农业秸秆和特色生物质,设计开发绿色、低成本的预处理技术;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纤维素酶、C5/C6糖共发酵菌株及全糖共发酵生 产燃料乙醇工艺,降低原料单耗与产品成本;研究开发以可发酵糖或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以提高乙醇生产的经济性。建立纤维素乙醇联产高附加值产品 示范基地。 生物柴油。开发以二氧化碳和富含氮/磷废水为原料的微藻制备生物柴油关键技术,以及以废弃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关键技术;优化生物柴油制备工艺,以航空燃油为突破点,建立生物柴油绿色工艺生产示范基地。 生物丁醇。研究利用不同原料路线进行丁醇低成本生物制造的技术;运用代谢工程和系统生物学技术提高产丁醇菌株对底物的利用速率、拓展其底物利用范围,优化工艺路线,建立生物丁醇产业化应用示范。 生物制氢。研究生物质制氢的基础科学问题,通过合成生物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提高生物质转化利用效率和生物产氢能力,为大规模、低成本发酵生物制氢提供原创理论与方法体系,为应用突破提供技术基础,催生我国生物能源领域产生新的经济突破和增长点。

5. 生物农业
围绕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农业生物应用组学、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以及新型农用生物制品技术等国际生物农业发展前 沿,突破一批生物农业关键技术,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发挥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引领性作用,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农业生物技术水平整体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专栏8:生物农业 新一代农业生物育种技术。重点开展主要农作物生长与发育、产量、生物逆境与非生物逆境应答以及品质等相关重要代谢产物合成与分解途径的调控机理与调控网络研 究。开发农业生物基因组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发展定向、高效、系统改良作物的分子设计育种新技术,培育一批光高效、营养高效利用、抗虫抗病、耐旱节水、抗盐 碱、适宜机械化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超级农作物;开展国家畜禽资源种质创新及特色优异基因资源挖掘及重要畜禽“国产化”新品种(系)及配套系培育,制定“国产 化”畜禽新品种配套饲养、营养标准及规范,建设国家重要畜禽品种育种体系平台。 农业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技术。重点开展重要农业有害生物早期检测、远程监测和预警技术研究,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基础理论研究,植物有害生物基因调控、生态 调控、生物防治、抗药性治理、物理防治、农业措施等生物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重点开展农业生物主要疫病流行病学及其风险评估研究,阐明主要病原变异及 致病分子机制及畜禽天然免疫机制,开展动物用新型生物制剂创制及应用,在禽流感、口蹄疫、蝗虫、稻飞虱、稻瘟病、小麦条锈病及水产养殖病害等重大农业生物 灾害防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新型农用生物制品关键技术。建立和完善农业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体系,突破高效、安全农业生物制剂关键技术、创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应用前景的基因工 程疫苗、生物农药、新型肥料、生物饲料添加剂新产品;开展主要农产品生物强化研究,研究微量营养元素和相关抗营养因子的调控机理,创新富含各种营养元素的 优异育种材料与新品种;开展化学污染物源头控制和生物修复的前沿技术研究,开展基于靶标发现和分子识别的高通量农产品质量分子检测技术研究,为保障农产品 质量安全提供快速、灵敏和准确的检测技术手段。

6. 生物环保
针对我国环境保护领域技术需求,紧密围绕环境污染生物治理、废弃物的能源与资源化生物转化、环境生物安全监测与控制等重大问题,开展环境功能微生物及生物产 品制剂的研发,力争到2020年,建立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环境监测和预测预警技术体系,提升有机废(水)物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高效耦合技术、特定污染 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等,抢占前沿技术的制高点,培育生物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点。 专栏9:生物环保 生物环境监测预警技术。以生物功能材料对污染物的高灵敏特异性响应、倏逝波激发荧光信号识别与低损耗传输模式的信息流精密调控原理为基础,整合新兴生物、环 境工程、材料、光电子和微加工技术,研发对有毒污染物快速高灵敏检测的生物传感技术与系列化仪器,实现环境中微量有毒污染物和生物毒性的在线监测和环境污 染事件应急快速检测。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新体系。研究固体废物脱毒与资源/能源化生物技术,实现固体废物生物脱毒与资源/能源化;培育具有环境保护与修复功能的生物新品种,建立 种质资源库,发展、培育具有环境保护功能的微生物与植物等新品种;研究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开展持久性和新型有机污染物土壤环境归趋、降解机理、降解产物和 毒性研究,揭示土壤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生物固化机理,开发出可应用性价值高的土壤生物修复新技术并形成体系。

7. 生物安全
针对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重大需求,以及我国面临的现实与潜在的生物安全威胁,研发建立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识别溯源、应急处置、预防控制和效果评价 的技术、方法、装备和产品,解决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与重要科学问题,构建高度整合的生物安全威胁防御系统,实现“安全评估、快速检定、可靠溯 源、事后评估、能防能治”的目标。

(三)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1. 加强生物技术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布局
加快建设以生物技术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依靠跨学科、大协作和高强度支持开展协同创新的生物技术研究基地。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 导向,瞄准国际生物科技前沿,优化配置人财物资源,整合国内现有生物技术领域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打造聚集国内外生物人才的高地,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 用的协同攻关,重点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 略创新力量。实现我国生物技术从“跟跑”和“并跑”向“并跑”和“领”的转变。

2. 技术创新中心 以绿色生物制造、创新药物研发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为发展重点,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等生物技术创新资源优势地区和产业集聚区,整合优势科研技术平台和人才资 源,联合生物技术相关创新型企业形成产业联盟,共同组建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加快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构建战略定位高端、组织运行开放、创新资源集聚、治理结 构多元的技术创新综合体,形成推动生物技术创新的大联合、大协同。 专栏10:技术创新中心 绿色生物合成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国内生物制造领域的优势单位,重点围绕生物制造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示范等环节进行攻关,力争在 10-20年内,打造一批产学研协同攻关的创新中心,培育和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领军人才,促进传统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技术的改造升级,破解传统行业 的动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难题,打造中国版的“绿色经济增长点”。 创新药物研发技术创新中心。综合布局化学药、中药、生物药研发体系,重点推进药物发现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新药成药性临床前评价、药物新制剂及新释药系 统、新药效果评价关键技术等研究;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跨学科协同攻关,激励原创突破和成果转化,整体提升我国药物研发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药物研发原始创新 策源地,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创新发展,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物研发高地。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围绕高端医学影像、先进治疗、体外诊断、医用材料、专科诊疗、医疗机器人等重点方向和优先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推动 产、学、研、医、用深度融合,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跨学科协同攻关,促进医研体结合,激励原创突破和成果转 化,整体提升我国医疗器械研发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医疗器械研发原始创新策源地,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创新发展,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疗器械研发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