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政策法规 > 科技部印发《“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 D

科技部印发《“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 D

文章来源:科技部发布日期:2017-05-16浏览次数:325

3.战略资源平台
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科研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和人类遗传资源库、生物医学大数据等干库、湿库及活体库等重大战略资源 平台建设,构建微生物库、生物靶标库、化合物库、合成生物技术元件库等多层级共享模式的各类资源平台,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大型生物样本、标本和种质资源库 以及共享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实验动物和模式生物基础设施以及生物医学资源基础设施的建设。

专栏11:战略资源平台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以维护国家生物数据主权为目标,集中国家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领域的优势力量,整合国内现有生物信息数据资源,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 家生物信息中心的建设,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质量的数据管理与信息共享平台系统,以及面向海量生物信息数据资源的信息检索、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注释 与可视化等具有服务功能的专业软件等产品,形成规范化的生物数据分析管理技术体系与国家标准,满足我国生物领域研发数据汇聚管理与共享利用的重大需求,统 筹管理和合理利用国家生物数据战略资源,提升大数据时代我国生物领域数据资源的分析服务能力,开创我国生物数据资源组织管理与共享利用里程碑式新局面。 人类遗传资源库。面向人口健康与国家安全需求,以建设世界的人类遗传资源保藏中心为目标,设计并推行中国人类遗传资源标准体系,集成与整合跨区域多中心 的中国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建立一个包含信息交互平台、相关标准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的人类遗传资源样本保藏中心网络,以促进中国现有人类遗传资源的有效利 用和共享为出发点,建立一系列遗传信息和表型信息采集、挖掘与分析技术体系,带动人类遗传资源保藏研究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 生物医学大数据库。充分利用已有的国家大型队列、疾病协同研究网络,发挥我国临床资源优势,推进以临床样本、临床信息、健康数据以及相关生命组学数据为一体 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库的建设,大力开展前瞻性研究,通过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推动医学等领域全链条协同攻关,以生物医学大数据创新成果引领新一轮国 家科技竞争以及我国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变革和跨越发展。

(四)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1. 构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构建以生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提升生物技术成果转化水平,系统建立国家生物技术成果目录,定期向社会发布相关成果;完善生物技术转 移服务体系,培育一批运营机制灵活、专业人才集聚、服务能力突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技术转移机构;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的 地区,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建立生物技术合同成交额过100 亿元的生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使生物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显著提升生物技术产业竞争力。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及产业的转移,鼓励专业的生物技术服务 机构,推动生物技术服务业的发展。 2. 加快专业化园区建设 依托国家高新园区,遴选若干产业集中度高、科研资源和创新活动高度集聚、成果产出和转化能力强、科技金融体系完备的优势地区,大力推进专业园区建设;建立创 新专业园区管理机制,省部会商机制,找准国家创新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协同推进园区发展;加强部门联动探索,制定有利于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设 生物技术园区联盟,促进成员单位间的经验分享和成果交流,优化不同地域园区间的发展布局及产业特色。 专栏12:专业园区建设 生物医药专业园集聚区。遴选10-20个生物医药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优势地区,集中力量开展新型化学药、生物药、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中药现代 化,培育创新型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力度,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吸引聚集全球科研机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技 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在产业聚集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园区科技实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生物制造专业示范区。遴选5-10个生物制造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优势地区,集中力量开展生物燃料、生物基大宗化学品、工业酶制剂、高值精细化学品的研发和 产业化;探索重大化学品的生物合成,以及非粮生物质的开发利用;促进传统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产业聚集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园区科技实力,促进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绿色生物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科技创新组织领导,统筹生物领域技术与产业发展加强生物技术领域的组织领导,推进生物技术政策措施制定等工作。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汇聚科技界、产业界、经济界专家智慧,做好生物领域科技发展战略、重大任务、重大创新及产业化发展方向等的决策支撑。

(二)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加快培育人才队伍

 积极落实《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突出人才、项目和基地的有机结合,培 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加强对青年科学家支持,重点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活力的生物领域青年创新型人才队伍。

(三)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加强规划任务与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衔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结合生物技术创新特点,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调动地方财政 投入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物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产业亟需的重大技术研究、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研究,以及鼓励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生物产业发展新动力发挥科技创新在支撑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加快生物领域重大

成果的转移转化,提升各类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培育专业化科技转化人才队伍,推动生物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建设,健全市场化的技 术交易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通过科技创新与成果快速转化培育生物产业发展新动力。

(五)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与文化环境

  研究制定规范和管理科研活动的法规制度,推进《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的制定,规范生命科学研究伦理,加快修订《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构建科学合理的生物技 术标准体系。加强对人类遗传资源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审批和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的行政许可管理。加强科学普及,弘扬科学精神,全面提 升公民的科学素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

(六)扩大国际与地区合作,提升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 

积极参与并适时发起和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促进国际技术转移,以及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转移转化,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推进国际互认 实验室的建设,推进与生物领域大型跨国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到国外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和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