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市场分析 > 复盘2021互联网医疗:从“野蛮生长”迈向规范化

复盘2021互联网医疗:从“野蛮生长”迈向规范化

文章来源:贤集网发布日期:2021-12-22浏览次数:51
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而言,2021年无疑是其规范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年初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支持社会办医,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发展。



到了10月下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关于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以下简称《意见稿》),内容涵盖互联网诊疗的医疗机构监管、人员监管、业务监管、质量安全监管、监管责任等多个方面。


目前,意见反馈工作已经截止。这意味着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的出台也将越来越有盼头。


实际上,相关政府部门对推动互联网医疗规范化发展的决心早有预兆。自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现“互联网+医疗健康”表述后,近几年来两会报告中,对互联网医疗的定位也逐步从“鼓励发展”过渡到“规范发展”。对于这个高速发展的行业来说,《意见稿》的出台也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医疗将进入一个规范化成长的阶段。


价值回归,从“野蛮生长”迈向规范化


作为全国层面细化的互联网诊疗规则,《意见稿》的发布可谓恰逢其时。


“政策和行业往往是互动式发展的。”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看来,随着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它已经进入了一个需要促进规范化发展的时候,继而就会有相关的政策文件应运而生。


2018年之前,创业企业是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主力,政策并没有明确的定位。直到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及《关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的发布,明确鼓励互联网医疗发展,并对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院和远程医疗都做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引。此后,在各项配套政策支持下,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跑出加速度”,业务量明显增长。


2020年,在疫 情的催化下,互联网医疗迎来真正的爆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副处长高勇介绍,全国互联网医院在2018年12月时只有100多家,到2020年12月已发展至1100余家,2021年上半年又新增约500家。从100多家,到1600多家,这是中国互联网医院两年多来成长的速度。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叶全富介绍,根据调研统计,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44家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人次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17倍,第三方平台互联网诊疗咨询量增长了20多倍。


一连串明晃晃的数字告诉人们,在政策持续支持和先进技术支撑下,互联网医疗服务加速起步,已发展成为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互联网医疗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行业也对互联网诊疗相关的机构、人员、业务、质量安全等环节提出更高要求。此时,更新、更细的监管规则出台完全不意外。此次《意见稿》的细则落地就释放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互联网诊疗要与实体机构提供的诊疗服务做到大限度的“同质”,让互联网诊疗回归医疗服务的根本定位。


“这个文件的具体内容基本上延续了全程可追溯、责任倒追的原则。线上线下的要求更加明显一致,很多要求都是线下医疗机构的基本要求。”在陈秋霖看来,《意见稿》的出台明确了以医疗为核心,以医疗的严肃性作为价值导向,确保服务安全和质量,抬高行业的准入门槛,推动互联网医疗回归“严肃医疗”本质。



规范同时,更要持续探索创新


自《意见稿》发布至今,尽管各方观点层出不穷,但总体上的反馈是积极的。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八点健闻,近年来互联网医疗企业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可及性上做了诸多探索。《意见稿》里提到的细则让互联网医疗企业在模式探索和服务用户的过程中,有了更多政策依据。


“从宏观角度来看,越是快速发展的阶段,越需要把底线守住。而此次《意见稿》里提出的,也都是医疗必备的条件。”陈秋霖说道。比如,《意见稿》对既往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均有所回应,如复诊规则细化、医生诊前实名认证、医患交流信息的留存和共享等,互联网医院需要保持关注,在制度正式实施前,充分评估自身业务合规性,调整不合规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行业发展进行规范的同时,对于一些细则如何落实,《意见稿》也给予了相关企业一定的探索空间。


以电子病历的质控为例,《意见稿》第十九条要求: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子病历信息,应当与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共享,由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质控。


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之间电子病历的互联互通系统尚不完善,这也就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困难。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进行电子病历信息的质控,仍然需要更多的探索。


此外,与首诊复诊相关的条款也存在一定的探索空间。


陈秋霖提到,“互联网医疗首诊一直是不被允许的。”


按照《意见稿》的规定,患者就诊时应当提供具有明确 诊断的病历资料,如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出院小结、诊断证明等,由接诊医师判断是否符合复诊条件,并采集证明患者已经确 诊 的纸质或电子凭证信息。与此同时《意见稿》要求,如果医师未能采集证明患者已经确认的凭证,监管部门可以基于《医师法》等就医师的不当执业行为进行处罚。


从安全保障的角度出发,为了避免通过互联网进行首诊容易产生误诊等情况,这样的条款是必要的。但这条规定该如何实践,仍然要摸着石头过河。


一方面,包括大多数老年人在内的互联网医疗用户,并不擅于使用互联网服务和设备,上传和提交如此多的证明文件将大大的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另一方面,许多患者并不能有效保存、携带相应材料。此外,如何判断复诊资料的真伪,对于医生、互联网医疗平台以及监管机构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互联网医疗企业积极行动,自发规范化调整


早在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前,部分互联网医疗企业就已经开始了规范化的探索。


2018年10月,由包括好大夫在线、丁香园、京东健康等在内的40多家互联网医疗创新企事业单位发起的银川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会成立之初,便借《银川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会给全国同行们的倡议书》提出了十条倡议,其中五条都与规范有关,包括倡议全行业不开展有损患者利益的医疗广告模式,不开展有药品回扣嫌疑的业务,不开展利用公立医院挂号、床位资源获利的业务,坚决抵制任何从买卖隐私信息中获利的违法行为等。


今年9月,针对线上药品回扣的不良现象,银川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会发布《抵制线上药品回扣行为倡议书》,倡议全体会员单位、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的所有同仁,抵制和制止各种名义的线上药品回扣行为,并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建立防止线上药品回扣的长效机制。


在行业协会倡导规范化发展的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力,一些互联网医疗企业已经开始针对现阶段线上诊疗尚无统一指引的问题进行相关探索。此前,京东健康、医联等分别在专科化和细分疾病领域标准化方面的探索,形成相应的专家共识。


近日,从推动医疗服务质控的角度出发,京东健康牵头组建了“互联网医疗专家委员会”,并邀请27个京东健康专科中心学术带头人,及30余位来自全国多家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担任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委员会成立当天,就通过了专委会章程,并对下一阶段互联网医疗专家委员会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明确了病历质控评分标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定级及处理标准流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等相关事宜。


据互联网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俊介绍,线下医院在质控方面,注重病历内涵的同时更多注重书写规范性、时限性及完整性,而互联网医院质控着重关注病历内涵,如诊断、建议尤其是处方的正确性,全程留痕、可追溯,向线上线下一体化质控标准靠拢。后续,互联网医疗专委会成员会定期组织在线病历抽查,着重关注病历诊疗质量,如诊断、处方是否正确,发现违规行为后会发送通知直接提醒医生,如发现严重医疗错误,则会对医生进行处罚或下架。


对此,京东健康相关负责人表示,互联网医疗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是企业在互联网医疗规范化发展方面的重要一步。未来,随着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的出台落地,企业在规范化发展方面将会有更多的动作,以推动互联网诊疗服务模式的创新,为用户提供更专业、更值得信赖的医疗健康服务。


当政策推动着行业进行新一轮跃迁,只有那些既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运营经验,更具有完善合规体系的平台,才能够成为走到后的胜者。


互联网医疗架起医患“连心桥”


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新时代医生与患者交流的重要渠道。新冠肺炎疫 情期间,很多就诊过的患者在网上反过来给医生发去问候:“医生,您要多注意身体。”“听说北京有病例了,您要注意防护啊!”“医生,您好吗?”……就像不能常见面却牵挂在心的老朋友。在加深“牵绊”之外,还有预约挂号、在线问诊、诊后随访、送药到家、健康管理等服务,让互联网医疗渗入每一个用户的日常生活。


而医生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从观望到亲身实践再到主动参与规划,互联网医疗也成为医生科普宣教、患者管理的得力助手,有效地扩大了医生的服务半径。


如何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医疗价值,为医生和患者带来化的体验?京东健康牵头组建“互联网医疗专家委员会”,邀请50余位来自全国多家三甲医院的大专家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共论产业创新和规范发展。


为深入探讨互联网医疗对于医患的价值,医师报专访了多位专家委员会成员。本期由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孙涛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窦攀教授讲述了他们眼中的互联网医疗,和那些与互联网医疗有关的故事。


窦攀:互联网医疗,连接、传递医患真情


2012年,窦攀教授完成了第一次在线咨询,自此开启了她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之旅。用她的话说:“我是典型的水瓶座,喜欢尝试新兴事物。”


“之前很多患者大老远从外地赶来,一路奔波,但不是这个检查忘带了,就是那个结果弄丢了,很耽误时间。如今互联网医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麻烦。”窦攀介绍,现在患者会在就诊前把相关检查资料在线传给医生,如果缺少哪项,医生就及时告诉患者补齐,同时也方便医生提前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前往医院面诊时就能够高效解决问题,让患者的就医流程更加的顺畅,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满意度也提高了。


现在的患者更懂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势,她向记者讲述了很多典型的利用互联网医疗“求助”的患者案例。


李女士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月经异常,中医、西医试了个遍但收效甚微。为了怀上宝宝她四处求医问药,在网上看到有人和自己病情类似,在营养科治疗后有了明显效果。抱着一丝希望,李女士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在线找到窦攀。线上看过患者历史的就诊情况,窦攀心里有了数:“别担心,你来医院详细检查后,咱们一起制定具体的营养方案吧!”窦攀对她进行了细致的膳食调查、营养和代谢的评估,并制定了个体化的、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营养方案,因此,李女士觉得原来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营养方案的落实真的没有那么难,严格按照窦攀提供的营养方案调整,配合其他治疗,一个多月后李女士体重降了下来,月经也恢复正常。


为了减少异地奔波,窦攀都与李女士在线交流营养方案并进行调整,半年后李女士成功怀孕,窦攀依然坚持对其进行孕期的营养管理。安全诞下宝宝后,李女士说跟窦攀发信息说:“谢谢你窦医生,没有你就没有我们家宝宝。”


除了常见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的女性,还有全国各地的很多shen功能不全、透析、肿瘤、放化疗、营养不良、先天性疾病等患者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找到了窦攀,听取营养科医生的专业指导和建议。从一线的大都市到不知名的三线四线小城市,都可以切实感受到互联网医疗的“红利”。


孙涛:百姓健康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互联网医疗


2017年,孙涛教授在社区进行慢病管理的宣讲时,第一次听说了互联网医疗,“习惯了坐在诊室拿着听诊器和患者打交道,在网上咋看病?”虽然如此,孙涛教授还是将自己总结的典型病例和治疗方案分享到网络上,想着“万一有需要的人看到了,说不定有帮助呢!”


不久,真有患者找上门了。这位退休老干部有备而来,拿着厚厚的病历还有医学资料到门诊来找孙涛。“孙大夫,我在网上看到你分享了慢血流的病例,我也被诊断为慢血流,医生说也没什么好办法治疗。但是我这老是胸闷憋气,真难受啊!”孙涛一个一个地解答了老人的疑问,完善了相关检查并为其制定了治疗方案。因为无意分享的这个案例,后续还有来自重庆、山西等各地的患者在网上找过来。


自此,孙涛开始相信互联网的能量。“近我听了这样一个故事,”孙涛饶有兴致地分享,有两个老农民秋收之后坐在田埂边聊天,其中一个说,我近有点头疼。另一个说,你会不会是高血压?说不定脑血管有问题,快去医院检查检查。“通过简单的对话就能看出,互联网时代,公众的健康素养已经突飞猛进。”


所以孙涛更乐意将互联网医疗看做是患者健康科普的“讲台”。孙涛告诉记者,以前的患者科普“粗暴简单”,可能只是某个病种的名词解释或者症状的医学解读,疫 情过后,更多的医生研究如何利用亲民的语言科普,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形式,可以更高效地为用户答疑解惑,“慢病管理期间怎么吃、怎么养生,这些你在诊室里是不可能完成的。”


持续规范发展,彰显互联网医疗价值


有了这样近十年的“上网”经验,窦攀用了五个字概括互联网医疗这些年的变化:全面而深刻。她告诉记者,过去只能用文字进行简单的咨询,现在患者可以通过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在家就能获得、科学的在线问诊、远程诊疗、复诊开药、长期随访等服务,尤其是外地患者可以省去遥远的就医路途及繁琐的排队等候流程。


在孙涛看来,简单、及时、方便,不受地域限制是互联网医疗显而易见的优势。他认为,心内科的患者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这些是互联网医疗无法参与的,但是患者手术前期、出院后期,更需要通过互联网医疗帮助患者做好血压、血糖数据监测,日常饮食、运动的管理等服务,补大医院、大专家重治疗轻管理的“缺位”。


互联网医疗的成长越来越快,窦攀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更为直接的期待,除了继续吸纳更多靠谱的专家提供真正规范的、科学的、准确的科普服务外,她希望通过互联网医疗更好地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


对于加入京东健康互联网医疗专家委员会,孙涛有自己的看法,他觉得规范化发展是一个行业做大做强的基本要求,希望协助制定行业规范和指南,帮助互联网医疗练好“内功”,成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突破口,让病人有更多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