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市场分析 > 接力口红成消费新宠,百亿美瞳市场,该如何走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接力口红成消费新宠,百亿美瞳市场,该如何走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文章来源:贤集网发布日期:2022-07-13浏览次数:4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年轻人的颜值赛跑,从来没有终点。尤其疫情之后,口罩之上,“眼妆经济”取代了“口红经济”,作为彰显个性的美瞳,也迎来高光时刻,一跃为大热黑马。


据青山资本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近五年来,中国彩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1%,位列全球第一。另据Mob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美瞳行业市场规模可达500亿元,有望成为全球重要的市场。


同时,在各类线上平台,美瞳的关注度也呈爆发式增长。小红书上,“美瞳”这一词条有超过95万条种草笔记;天猫、拼多多上,多款美瞳的月销量超过10万件。


井喷的市场需求下,资本纷纷入场, Moody、美目美佳、可啦啦、CoFANCY可糖等国产品牌相继获得投资。在新消费被认为走下坡路的2021年,美妆领域共有33起融资事件,融资约60亿元,美瞳就占了20亿。


两颗眼珠的方寸之间,似乎蕴含了惊人的利润。去年双十预售开始仅1分钟,moody预售成交额就超往年预售全天的成交额,爆款销售量超过10万件;CoFANCY可糖也在前一小时便刷新了成绩单,在天猫平台上的复购率更是达到40%。


然而,火爆的表象背后,掩盖不了一个严肃的事实——这种跟眼组织紧密接触,直接覆盖于角膜表面的产品,不只是时尚单品那么简单,它还具有医疗属性,且是属于有着较高风险、管控严格的三类器械。


在美瞳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美瞳商家资质不明、暴利加价、仿片泛滥等问题层出不穷,如同定时炸弹般构成潜在隐患。今年6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名为《选购使用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美瞳)的提示》, 直指美瞳乱象。


当美瞳变“毁瞳”,这里面的水,远比想象的更深。而这份美丽背后所要付出的代价,也远超所能承受之重。



接力口红成消费新宠,美瞳赛道挤满了玩家


对大部分人而言,美瞳是指一种常见的化妆品类,但实际上,它却是专属美国强生公司的注册商标,不过由美瞳代表彩色隐形眼镜这个品类,已经被消费者和市场默认。


2004年,强生为隐形眼镜外圈增加了一个色素层,在亚洲市场率先推出了美瞳产品,一经上市后便成为当年爆款。


不过美瞳产品风靡国内,却是由日韩厂商来推动的。韩国Choli、日本luna等为美瞳增加了不同的花色,大眼睛、各种瞳色,这对于当时经济水平急速上升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无疑戳中了心头好。


然而美瞳在我国还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受监管较为严格,消费者购买日韩美瞳只能通过各种代购。这种购买方式的影响也延续至今,目前代购仍然是销售的主流渠道,销量占到了市场的50%以上,剩余的部分,线上约30%,线下约20%。


美瞳这个品类有一定的“成瘾性”,一旦戴上就停不下来,因此具备天然扩张的属性。


随着消费习惯的升级迭代,过去属于耐用品的美瞳,如今已经成为了快消品,日抛、半月抛已是如今美瞳的产品现状。


使用频率变短,也令其更换频率和消费金额猛增。公开资料显示,单个用户消费金额,已经从过去的五六百元,上升到如今的三四千元。据《天猫隐形眼镜行业人群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美瞳产品GMV年增速为83%


从本质上来说,美瞳市场的高速增长,实则是Z世代新消费需求的释放。


阿里健康《2019彩瞳消费洞察报告》显示,90后、95后甚至是00后群体是彩色美瞳的消费主力军,占比逾七成,且增速远高于其他世代消费群体。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有32.9%的消费者有购买无度数彩瞳的行为。


尽管如今有如此旺盛的消费需求,美瞳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尚不足10%,远不及美国的40%和日本的35%。这意味着国内美瞳赛道还是蓝海市场,“掘金”的机会极大。


因此,在种种利好因素叠加下,美瞳美瞳成为了近年来消费细分赛道之一,不仅4iNLOOK 、可啦啦、Moody等诸多初创品牌都拿到了高额的投资,带动知名投资机构尽数入局,海昌、博士伦等老牌厂商也纷纷加码,各医疗企业也陆续推出彩瞳产品,就连完美日记这样的美妆品牌也要来插一手。


如今看来,美瞳已经正式接力口红,成为消费赛道新宠。



销售市场鱼龙混杂,各类乱象层出不穷


据《法制日报》调查报道,在不同代理手中,美瞳产品定价可以相差100元以上;还有仿品成本价仅有2-8元,这种不合格的美瞳,对眼睛的伤害极大。


有业内人士透露,卖美瞳的暴利,可以许多行业。比如一盒日抛美瞳,代理拿货价为70元,售价可以达到单副188元,毛利率高达62.8%。熟练的代理每天可以卖掉100盒,一个月大约就有超过350000元的利润,如何不叫人疯狂。


而针对经营资质问题,目前市面上还有同样活跃在“地下”的第三方,只需花费2-3万,就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拿到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这种赤裸裸的造假,却是屡见不鲜。


细思极恐的是,在“美瞳”和“美妆”深度绑定的风气下,消费者的认知严重跑偏。在购买过程中,很少有人会询问生产厂商是否经过了国家审批,即便查了审批号,也不会去查询对应的工厂规模等,大部分消费者只关心款式是不是足够特别,活动价到手有多低。


这也造成各类乱象越发猖獗。以曾经大火的一款“黎雾”美瞳为例,这款进口混血款式美瞳出现了大量仿款,价格低到吓人,有些商家声称“工厂直销,9.9元一副”,还有商家干脆标明“买一副送一副”,为赚钱毫无底线。


又比如一款被瞳代们宣传为韩国进口、硅水凝胶材质的“Angel tough”美瞳,事实上产自国内,且成分中不含任何硅水凝胶。但瞳代却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以“含硅的水凝胶”来做卖点,而这其实是两种材料,前者透氧性更高,后者则相对较差,价格相对便宜。


但事实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美瞳都不是一个可以随意使用的产品。要知道,角膜是人体没有血液供应的部分,对接触镜的硬度、强度、含水量、透氧属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里面涉及众多复杂的工艺和技术。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正规厂家生产的美瞳,采用的是类似于“三明治”工艺,将颜料夹在两层胶片之间。而劣质美瞳产品的颜料只涂在表面,与眼镜角膜直接接触,轻则眼睛出现干涩、红血丝等情况,重则出现眼球染色、角膜溃疡,甚至造成失明等后果。


2016年以后,随着“限韩令”的颁布以及国货的强势崛起,海外品牌难以进入中国市场,国产美瞳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门槛之内,产品技术、销售渠道、供应链体系开始趋于规范化。


一批有实力的国产品牌借此崭露头角,如Moddy、CoFANCY可糖、4iNLOOK、可啦啦等,就连美妆品牌完美日记,也推出了“星月”系列美瞳,稚优泉、橘朵、Colorkey等彩妆品牌也在尝试和美瞳品牌展开合作。


然而,国产美瞳看似势头大好,但受限的产能与工艺,依然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回归本质,吸金赛道的背后


美瞳赛道竞争激烈,回归到行业的特点,美瞳产品本身的属性来看,产品的颜值和安全性是两大竞争点。


美瞳能够从美妆赛道脱颖而出,得益于对颜值的提升,这也是它能超越传统眼镜行业的原因,颜色的可复制性太强,市场竞争容易趋于同质化。


更深层次的竞争在于安全问题。


美瞳的材质分为水凝胶和硅水凝胶,硅水凝胶佩戴起来更为舒适,具备透氧性高、易蛋白沉淀的特点,技术难度较高,目前全球只有5个品牌拥有硅水凝胶材质的美瞳产品。


水凝胶材质的产品更多,根据加入分子的不同分为离子材料和非离子材料,长期佩戴美瞳会产生蛋白质沉淀,容易引发感染等一系列问题,非离子材料通过在离子材料中添加NVP成分能够有效减少蛋白沉淀,但这两种材质都不具备高透氧性,长期佩容易导致角膜缺氧,引发角膜方面的疾病。


美瞳产品在安全性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早已明确将彩色隐形眼镜(即美瞳)定位III类医疗器械,必须获得该类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以及相应生产、经营资质证书才能进行生产经营。


我国线上渠道对美瞳类医疗器械监管严格,海外品牌难以通过中国的审批和线上资格审查,本土品牌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美瞳安全性的发展依托于技术,由于起步较晚,唯有台湾有较为成熟的生产技艺,在淘系平台销量前40的品牌中,台湾代工生产占比高达57.5%,大陆厂家生产占比仅为15%,在技术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具体而言,可啦啦和全球大的隐形眼镜工厂INTEROJO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关系;MOODY对外表态将自建工厂,强化供应链体系;COFANCY则是合作了台湾省大的隐形眼镜生产商,利用在韩国建立的色彩实验室为传统供应链提供花色的改造,利用大数据进行度数预测,提高效率。


美瞳行业的代工现状导致了产品同质化严重,很难从产品端建立品牌认知度,目前美瞳玩家的考验还停留在渠道的搭建上。


大部分的美瞳品牌更多的着力点在线上渠道,美瞳线下店壁垒较高,对库存、运营和资金的要求都较高,老牌厂商博士伦、海昌等在现象更具优势,但在品牌认知度上不如新玩家。


MOODY、COFANCY为例的新生代品牌大力发展线上渠道,4iNLOOK则是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联动,线下更容易产生复购,用户的粘性更高。在美瞳行业发展12年的可啦啦也在铺设线下渠道,预计今年线下门店将达到100多家。


对于品牌方来说,要想长线发展,双渠道布局是必不可少的。


总结


在市场的繁荣过后,营销的作用将会逐渐减退,产品的本质将会浮出水面。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品牌的建立也不是,美瞳的本质是属于三类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产品中风险级别高、监管严格的一类,对于美瞳产品主要的要求是安全性。


加大技术研发方面的突破,在市场从蓝海向红海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品牌独有的创造力,建立消费者信任度。美瞳市场的高客单价、高复购率的特性非常诱人,但营销造势不足以吃下这一块蛋糕,在更深层次的供应链和技术逻辑上,期待美瞳行业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