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迟发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诊治体会

迟发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诊治体会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2-09-29浏览次数:34065

  作者:乔洪潮,任会菊,穆林森,熊先  作者单位: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 安阳;大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 大庆;北京市普仁医院,北京

  【关键词】 颅内血肿;颅脑损伤;诊断治疗

  我院自2005—03~2008—06共收治迟发型外伤性颅内血肿28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病人,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8~71岁,平均46岁;受伤机制:加速伤5例,减速伤23例;受伤原因:车祸伤22例,高坠伤4例,打击伤2例;着力点:枕部15例,枕顶部3例,颞部6例,额部4例,其中有16人合并有颅骨骨折;入院均给予GCS评分:13~15分12例,9~12分10例,8分以下6例;伤后无昏迷史4例,昏迷时间小于30min6例,昏迷30min11例,7例持续昏迷;入院即有双侧瞳孔不等大的共7例,有明显高颅压症状的9例。所有患者CT均于伤后24h内完成,CT显示:颅脑正常的有5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脑挫裂伤8例,9例硬膜外血肿合并对侧脑挫裂伤。入院后根据病情复查头颅CT,其中3d内出现26例,3d后出现2例。血肿位于颞部8例,额顶部5例,颞顶部6例,枕部3例,顶部6例;血肿量在8~90mL,其中30mL以上者有12例,17例位于对冲部位,占60%,11例位于着力部位,占40%。
  2 结果

  迟发血肿前手术治疗的6例,非手术治疗的22例,发现迟发血中后手术治疗15例,13例因出血量少未手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20例,一侧肢体轻瘫4例,偏瘫1例,植物生存1例,2例死亡,总病死率8%。
  3 讨论

  迟发型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头部外伤后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始出现颅内血肿者;或于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随着CT的广泛应用,CT检查距受伤的时间越来越短,颅内血肿的早期发现率明显降低,而DTICH的发生率上升,DTICH患者预后差,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25%~55%[1]。
  DTICH的发生机制:(1)保护机制学说:颅脑损伤后,由于脑水肿,脑肿胀及颅内压增高或其他填塞效应的保护机制存在,对撕裂的血管起压迫止血作用,未形成或仅形成少量血肿,当使用强力脱水,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后颅压迅速降低,保护机制清除,原已破裂的血管及板障出血形成DTICH,丧失自主调节功能的小血管也由于压力差增高的因素破裂出血。(2)脑挫裂伤后脑细胞水肿,脑组织肿胀压迫局部脑血管,使其痉挛缺血,缺氧,血管壁继发受损破裂出血,形成DTICH[2]。(3)凝血功能障碍因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而致全身凝血功能障碍,伤后量加重或继发出血。DTICH高危因素:(1)脑挫伤伴点片状出血,文献报道48%~80%的DTICH发生在脑挫裂伤处,本组60%。(2)颅骨骨折,尤其骨折缝宽或跨静脉窦骨折更易发生,本组57%。(3)蛛网膜下腔出血,尤其侧裂及脑沟积血,可引起脑血管痉挛导致血管壁各层组织缺血坏死,发生DTICH,本组21%。(4)枕部和顶枕部着力的颅脑损伤,本组枕部占55%,顶枕部占11%,共66%。(5)中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性脑萎缩,颅骨及脑间隙增大,脑血管硬化,脆性增加易发生DTICH本组50岁以上患者占57%。(6)凝血功能障碍。原发脑损伤的程度、年龄、瞳孔变化、确诊时间及术前意识水平是影像其预后的主要因素,而早期诊断争取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坏死前解除压迫尤为重要。本组病人均通过严密观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确诊迟发型血肿,其中发现双侧瞳孔不等大或扩大者8例,意识障碍加深伴烦躁 4例,头痛呕吐加剧7例,癫痫发作2例,一侧肢体活动障碍伴锥体束征阳性7例,20例病人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减慢,我们认为,临床出现以下情况应予警惕:(1)意识障碍加重;(2)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头痛呕吐剧烈,经脱水等处理一度好转又再次出现;(3)病程中又出现新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4)监测中发现病人血压升高脉搏减慢;(5)伤后出现继发癫痫;(6)次血肿清除后病情无好转或渐恶化。80%以上迟发血肿发生在2周以内,发病高峰在脑损伤3d内或清除血肿突然减压之后,因此伤后3d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不定期复查头颅CT,有手术指征尽早手术,手术时应缓慢降颅压以防术中再出血。
  【参考文献】
  [1]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4[CD*2〗341

  [2]黄海涛,钱锁开,杨绮帆.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3,14(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