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临床体会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临床体会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发布日期:2010-06-05浏览次数:72213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体会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于1980年由Caplan[1]首先报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椎-基底动脉系血管病,是因基底动脉部位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在中脑、丘脑、间脑、桥脑上部、小脑、枕叶及颞叶内侧有缺血性损害。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杂多样,预后极差,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现将我科收治的TOBS患者1例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0岁,既往高血压病史,因头晕、头痛、视物不清2d入院。查体:神清,语言流利,双眼球各向运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视物不清,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感觉正常,双下肢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当日行头部CT扫描,左侧枕叶可见模糊低密度灶,第2日行头部MRI及MRA检查示:双侧枕叶梗塞,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管变细(考虑动脉硬化)。应用降纤、抗凝、脱水、脑保护等药物,病人症状略改善,入院第4d上午10时病人突然出现呕吐,呕吐同时出现眼球向右侧凝视,意识水平下降,病情迅速进展,逐渐出现意识不清,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双下肢病理反射阳性,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虽经对症
治疗,病情仍继续进展并出现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终致临床死亡。
        2  讨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病变累及2cm范围内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5条血管分叉部位,即由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组成的“干”字型结构,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改变[2]。由于供应脑干首端的血管多为深穿支或终末支,并直接从大血管发出,易出现缺血且侧支循环难以建立,故脑干首端梗死多见。 
        该病人既往高血压病史,此次发病以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为症状,病情迅速进展累及基底动脉顶端,出现脑干损伤及中线症状,结合MRI及MRA可确诊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但该病例以头晕、头痛、视物不清起病,并未出现眼球运动及意识障碍,入院当日头部CT可见一侧枕叶低密度灶,第2日头部MRI示双侧枕叶梗死,病变血管由一侧大脑后动脉累及双侧大脑后动脉,并终累及基底动脉顶端。有研究报道,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部分病人以眩晕起病,入院时头颅CT未显影,体征不明显者仅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部分患者难以早期确诊,未引起重视而贻误治疗时机[3]。该病例提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的一组综合征,患者多数预后差,由于本病早期症状不典型,相应症状及体征均较少,大多数病人随病情进展有症状逐渐加重、体征逐渐增多的过程,临床容易误诊。故对疑似本病的患者,特别是遇到头晕、头痛、偏盲等以椎基底动脉症状为症状的病人,要高度重视,应该考虑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残疾程度。 
参 考 文 献
[1]Caplan LR.“Top of the basilar”syndrome[J].Eurology,1980,30(1):72-75.
[2]孙吉山,宿英英.基底动脉尖综合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13:373-374.
[3]叶忠平,吴亦.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