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血液病出血的临床护理

血液病出血的临床护理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3-06-08浏览次数:27750

  作者:石峰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150088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出血的原因及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血液病患者在治疗中所出现的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的原因。结论 引起患者出血主要原因有患者的原因及与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有很大的关系,护理重点在于医护人员要熟悉每个患者的自身身体状况。
  【关键词】 血液病,出血,护理

  血液病的出血主要是由于血小板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可有皮肤、口腔、鼻腔及内脏出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别进行护理。为避免血液患者在治疗时出现出血的发症,影响患者的治疗,危及生命。对2004年1月至2009年2月的125例血液病患者加强护理,有效控制了并发症的加重。因此,重视化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是治疗能够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缓解率的关键。
  一、临床资料
  125例患者中男89例,占71.2%;女36例,占28.8%。发病年龄28~69岁,其中28~37岁年龄组发病92例,占73.6%,92例患者中,男67例,占72.8%;女25例,占27.2%。
  二、护理评估
  1.评估病人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注射或穿刺部位有无出血不止,记录出血点的大小、范围、部位和时间。
  2.评估病人有无内脏出血:是否存在头晕、心悸、呕血、便血、血尿或酱油色尿等。
  3.评估病人有无颅内出血的症状,如头痛、头晕、视物不清、意识障碍。
  4.监测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及有关凝血化验数值。
  三、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或瘀斑出现,观察出现的部位、范围、数量和时间,有无消化道、内脏、颅内出血的迹象,监测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数值及神志等生命体征。
  2.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床单清洁、平整、干燥。
  耐心安抚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3.给予高营养、高蛋白、易消化、少渣或无渣饮食,避免进食过硬、带刺、过热、刺激性食物,防止胃肠道黏膜损伤,预防出血。
  4.医务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多的针刺操作,避免皮肤摩擦,避免磕碰。PLT<50×109/L时,应减少活动;PLT<20×109/L时,应卧床休息。
  5.不同部位出血的护理
  (1)口腔、牙龈出血:注意口腔清洁,每日三餐前后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口泰)和碳酸氢钠溶液交替漱口,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牙龈渗血时可用冰盐水漱口使血管收缩,减少溶血,或使用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绵贴敷止血,及时清除口腔内陈旧出血,加强口腔护理。
  (2)皮肤出血:嘱病人行动小心,勿使身体受挤压或碰伤,以免发生皮下出血及血肿,避免皮肤摩擦或肢体挤压而引起出血,保持皮肤清洁,洗浴时不可用力,防止抓伤皮肤,尽量减少针刺操作,尽量缩短止血带的使用时间。拔针后要延时加压,按压3~5分钟,防止局部血肿形成。如有较大血肿形成,应抽出积血,局部轻轻加压包扎。
  (3)鼻腔出血:使用复方薄荷油滴鼻剂,保持鼻腔黏膜湿润。不用手挖鼻腔,一旦出血,少量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止血,并局部冷敷;如出血不止,可用碘伏棉条填塞止血,填塞后定时使用无菌液状石蜡润湿,48~72小时拔除棉条。
  (4)关节腔及深部组织出血:减少病人活动量,避免过重、过度运动。一旦出血,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冰袋冷敷,减少出血,使用绷带压迫止血,测量血肿大小。出血停止后可改为热敷,促进淤血消散、吸收。
  (5)消化道出血:大量呕血及便血时,病人表现出烦躁不安,头晕、口渴、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应及时通知医生,每15~30分钟测脉搏、呼吸、血压一次,观察记录呕血和便血的量及陛质。少量出血可进食温凉饮食,大量出血时应禁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使用止血药,血制品输入、输血时观察有无输血(液)反应。
  (6)颅内出血、眼底出血:眼底出血时,应减少活动,卧床休息,不要揉擦眼睛,以免加重出血。若出现视力模糊、头晕、头痛、呕吐、意识不清时,警惕颅内出血,一旦出现,应使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消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窒息,快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使用脱水剂,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瞳孔大小,给予头枕冰袋,高流量吸氧。
  6.教会病人自我监测出血症状及体征,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