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业界动态 > “中国式”健康服务业仍在寻路

“中国式”健康服务业仍在寻路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14-12-11浏览次数:14159

  一年前,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数百名医药卫生界精英汇聚海南博鳌,参加首届健康服务业交流大会,彼时,与会者兴奋、激动、跃跃欲试。经过一年探索,日前同样在博鳌召开的第二届健康服务业大会上,业界专家们就健康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形势展开激辩。
  ■医院该是主角还是配角
  “在未来健康服务业中,医院将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是‘主角’那么简单。”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说,医院是健康服务产业链的中心枢纽,在产业政策变革并带动产业重构的新形势下,探讨医疗行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医院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形势、政策环境和社会发展趋势。
  朱恒鹏进一步分析,目前的医疗产业结构突出的问题是大医院畸形发展、虹吸资源。这一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严重,积重难返。就政策环境来讲,陆续下发的文件都释放了明显信号:一是鼓励市场化,二是简政放权,三是养事不养人。在未来的健康服务业中,大医院领衔的结构也有望发生改变,医院管理者需对发展思路作出调整:是固守传统医疗模式,还是提早谋划,抢占未来市场先机?
  “医院如果还想做主角,不仅要治病还要防病。”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生来说,未来健康服务业必然走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相对于医院现在的服务范围,疾病预防和保健将成为重要的角力战场。“过去公立医院的服务模式就是‘守株待兔’,未来要把院中诊断治疗的病人和出院病人都管起来,从而使医院实现更大价值。”
  ■医联体能否助推分级诊疗

  在健康服务中,如何让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在基层就诊,让好医生愿意主动留在基层服务,而不是仅靠政策鼓励或强制?会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等对运行中的医联体模式做了介绍,医联体内部的上下分诊、资源信息共享、网络协同、便民利民和控费等探索,得到了多位专家的赞赏。
  但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有不同的看法:“就目前的效果来看,大多数的医联体模式并不尽如人意。一部分医联体并没有实现畅通分级就诊、上下转诊的目标,反而助推大医院抢占患者资源和市场先机。”

  廖新波直言:“建立医联体,是要把好医生派到社区,实现基层首诊、畅通上下转诊,但在一些地区,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有的公立医院搞医联体,是为了公益性还是为了提高盈利能力?”
  廖新波介绍,从广东省今年4月到11月的医疗收费和服务量的报表来看,虽然大小医院服务量都在增长,但是三级医院服务量的增长远远超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越大的医院门诊量越大,没有一家医院愿意放弃门诊。医联体应该让患者受惠,医生价值、医学人文得到真正体现。对医联体的实施效果要进行考核。”
  ■医生下岗是外行妄言吗
  近期,电商大佬马云涉足健康服务业的消息被广泛关注。马云“未来让医生失业”的言论,也成为与会者讨论的热点。
  虽然医疗界绝大多数人把这一言论当做外行无知的妄言,但会上,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强却从互联网思维出发,分析了马云断言的合理性。
  “只要在淘宝网买过几次商品,大数据分析技术就能推测出用户的购物习惯和偏好,今后它将不断地推送相关信息。”曾强说,很少有人知道,这一技术已经运用到医疗卫生界。2008年,谷歌公司就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成功预报了流感的趋势,相关数据覆盖29个国家。近年来,随着各种健康类App和可穿戴设备的应用,人们的健康信息被传送至云端,运用大数据技术,就可以提供包括健康预测、健康指导等各种服务。
  周生来认为,面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公众的未来需求和健康服务的自身演进,医生更应该从目前的传统职能中“下岗”,走上“防病保健+诊疗+病后康复指导”的多功能岗位。
  朱恒鹏指出,如果大医院人力资源得到释放,网上诊疗、家庭医生和联合诊所等就可能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巨大潜力一旦被挖掘,其提供的健康服务不但会分流三甲医院的患者,还会吸引很多医生。这样一来,大医院医生完全有可能主动从目前的岗位上出走。
  还有专家推测,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医生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医疗、健康管理、健康咨询“明星”,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新的岗位“上岗”。未来这种趋势也将进一步发展,不排除专业“网络医生”等新兴职业的出现,或者医生与互联网机构合作,依据公众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建立新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