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市场分析 > ​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文章来源:贤集网发布日期:2022-06-18浏览次数:149
一、高端医疗器械定义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


高端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目前,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主要分为影像设备、治疗设备、体外诊断和植入介入产品四类,具有使用量大、应用面广、技术含量高的特点。



二、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1.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以及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加,从4435亿元增长至964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4%。预计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1710亿元,同比增长21.47%。


2.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高值医疗器械包括用于眼科、骨科、神经介入及心脏介入等医疗专业的高值耗材及体外诊断试剂,这类消耗性的医疗器械的生产和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所以价格相对较高。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2575.00亿元,同比增长19.5%。预计2022年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3257.25亿元。


3.磁共振成像设备保有量


磁共振成像(MRI)主要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超导磁共振设备的市场保有量将达到10713台,同比增长4.3%。其中2018-2020年全国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新增规划数量为5138台。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超导磁共振设备的市场保有量将达12711台。


4.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


手术机器人主要被用于微创伤手术领域中实现高于人类能力的对手术器械的操控,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提升手术稳定性,缩短患者术后恢复周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数据显示,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31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7.55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继续呈增长趋势,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达到11.37亿美元。


5.体外诊断市场规模


体外诊断是指在体外通过对人体体液、细胞和组织等样本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诊断方法,是保证人类健康的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数据显示,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6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4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1.6%。预计2022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市场规模将达到1460亿元。


6.冠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


冠脉介入治疗(PCI)主要通过穿刺体表血管,在数字减影的连续投照下送入心脏导管,利用特定的导管操作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冠脉介入器械市场市场规模达64.1亿元,同比增长3.7%。预计我国冠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趋势,到2022年,我国冠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73.9亿元。


7.周围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


数据显示,我国周围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8.1亿增长至2019年的24.9亿,年复合增长率达19.3%。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规模有所下降,预计2022年周围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32.5亿元。



三、全球高值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约800亿美元


全球高值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属于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支流,高值医疗器械的高价格则主要是由技术和成本两方面决定的。随着整体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进步,全球医疗高值器械行业发展经历了“简单医疗器械”、“医学电子学”、“医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四个阶段。


目前受益于全球经济水平的发展,对医疗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全球高值医疗器械市场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前瞻根据测算得出2020年全球高值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约800亿美元(计算汇率:1美元=6.5人民币)。


区域竞争格局:美国仍旧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从区域角度来看,美国既是世界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国也是大的消费国。从QMED发布的《2020年医疗器械企业百强榜单》中可以看出,美国总计48家企业登入百强榜单,占据了全球医疗器械百强企业48%的份额。其次是日本,有11家企业上榜占比11%;中国共有7家企业进入百强,占比7%。可见,美国在高值医疗器械行业仍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


品牌竞争格局:头部品牌均为西方龙头企业


由于大部分高值医疗器械企业龙头企业均为综合性医疗器械设备生产企业,因此难以剥离其具体业务占比,故而可以通过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份额看出行业竞争格局。可以看到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主要仍以西方发达国家的龙头企业为主,美敦力、强生和西门子分别位列行业前三,占据行业市场份额的5.9%、4.7%和2.9%。



四、医疗器械进口替代外部驱动因素


1. 我国疾病发病率大多处于上升趋势,特别涉及高值骨科耗材的骨科疾病的发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我国医保目录中医疗器械占比高的细分领域为骨科耗材,根据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我国60岁以上骨科疾病发病率普遍较高,其中发病率高的为骨密度及骨结构疾病,为83.2%。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老龄化阶段,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2.64亿人。所以大力推动国产化对节省我国医保基金具有正向影响。


2.信息安全性诉求驱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四十九条提出:“国家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应用发展,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健康医疗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技术标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普及与共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和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支持探索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国家采取措施,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信息交流和信息安全制度,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以上举措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重点。国内三级医院及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应在“十四五”期间完成信息平台建设,为实现互联网医院和智慧医院建设、信息互联互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奠定基础,争取早日打破“信息孤岛”。


另一方面,医疗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对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成果数据中的个人信息、敏感信息、隐私信息更加全面,卫生医疗机构数据安全性成为了大的诉求,这有利于加速国产器械进入医疗机构。


3.相关政策驱动


近几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正迎来罕见的“政策密集期”,从《中国制造2025》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都将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推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


其次,新医改驱使医疗机构选购国产医疗器械。一直以来国外品牌的高价以及售后维护等环节的“霸王条款”倒逼医院将费用向患者转移,检查费用居高不下,患者怨声载道。


新一轮医改方案出台后,政策倒逼公立医院遏制检查费和医药费支出的不合理增长,采用高性价比的国产医疗器械将成为降低检查费用的重要手段。三是分级诊疗助推国产医疗器械应用。分级诊疗是新一轮医改的又一个重要内容,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行动正加快推进。受此利好政策,基层医疗机构对性价比高的国产医疗器械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在政策的不断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优质国产器械走向市场,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过去主要依赖进口的基本医疗器械产品已基本实现国产化,进口替代也逐步从中低端市场走向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