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氙气CT脑血流量扫描的控制难点与对策

氙气CT脑血流量扫描的控制难点与对策

文章来源:作者:林浩 邹志敏 黄胜平 李雪莲发布日期:2011-01-22浏览次数:58285

【摘要】 目的 回顾109例氙气CT的操作过程,分析操作不成功的原因,总结出氙气CT脑血流量扫描的控制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2008-2010年109例患者行氙气CT检查,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分准备阶段、扫描阶段、分析处理阶段进行操作,终得到CBF血流值,对未能成功计算出CBF血流值的5个病例进行失败原因分析。结果 检查成功者104例(95.4% ),不成功者5例(4.6%),失败原因主要是患者不能配合检查(2例发生呼吸减慢、血氧饱和度下降,2例因过度紧张头部移动过大),同时存在操作上的失误(1例因面罩漏气导致氙气CT报警终止扫描)。针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氙气CT脑血流量扫描的控制难点在于三个方面:氙气麻醉副作用、头部移动导致数据失真、呼吸回路漏气。提出相应的处理策略。结论 氙气CT是一种新型的、可定量分析脑血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成功率较高(95.4%),其质量控制上的难点可大致分类为三个类型。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尽可能防止检查失败。
【关键词】 氙气 CT 脑血流 质量控制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脑血管病患者的脑组织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对于判断患者的预后和选择恰当的治疗手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有多种影像学方法可以进行检测和计算,但不同程度上存在空间分辨率较低、不能定量分析等缺点。随着近年来CT技术的进展和稳态氙气的发现,氙气CT(xenon computed tomography,Xe-CT)成像进行脑血流扫描开始在临床得到应用,这种方法具有的空间分辨率,对于皮质、皮质下、深部区域,如基底核及白质的脑血流均有很好的界定,氙CT可使极低脑血流的测定成为可能。
我院拥有华南地区一台氙气CT,由神经外科和放射科的专家及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分析,至目前为止已成功进行104例患者的检查及脑血流分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氙气CT脑血流量扫描的控制难点与对策做一简单的总结:
1 资料与结果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进行氙气CT检查的脑血管病患者共109例次,男73例次,女36例次,年龄大79岁,小19岁。
1.2检查结果: 检查成功者104例(95.4%),不成功者5例(4.6%),失败原因主要是患者不能配合检查(2例发生呼吸减慢、血氧饱和度下降,2例因过度紧张头部移动过大),同时存在操作上的失误(1例因面罩漏气导致氙气CT报警终止扫描)。
2 检查原理与步骤:
2.1氙气CT检查的基本原理 患者吸入氙气以前和吸入氙气的过程中,在设定层面(层厚10mm,扫描层数4层)进行系列CT扫描,获得氙气在脑组织中浓度的上升或者清除信息。吸入氙气前先进行两次基线扫描,并通过求平均的方法减少图像噪声;吸入氙气时扫描6次,扫描时间大约为4.5min;将平均后的基线图像从吸入氙气时扫描的图像中减去,得到纯增量的图像,从而计算CBF。
2.2检查过程与步骤
2.2.1准备阶段:
①CI机常规校准 (Calibration),保证CT值真实准确。②氙气供给设备预热(约需3min),氙气供给浓度25%,直至面板提示处于“ready”状态;③等待机器预热过程中要详细与被检查者沟通,向病人解释清楚可能的不适感觉,消除紧张心理,争取大程度的配合。④病人取仰卧位,固定头部,戴好面罩,接好连接管,防止漏气。⑤准备好心肺复苏药品及心脏复苏设备;
2.2.2扫描阶段:
①核对病人,将病人信息输入CT机中;②头颅定位像扫描,目的是在定位像上选取感兴趣层面。
③打开XeCT工作站,观察患者的CO2曲线;④基线扫描:2个序列(患者没有吸入氙气);⑤所用扫描参数是120kV,210Ma,层厚一般为10mm,层距一般为5mm,FOV一般为250mm。时间一般为4~5min;⑥扫描结束后将氙气关闭,取下病人面罩,平卧10分钟起身。
2.3分析处理阶段:
①上传数据及图像至XeCT工作站进行数据计算(不传定位像);②要检查头部的移动度,头部的移动度越大,可信度就越小;③在数据真实可靠的情况下,进行CBF测定;
3 难点分析与控制策略
氙气CT是一种新型的、可定量分析脑血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目前在国内应用尚不多,由于其成像原理的特殊性导致操作过程相对复杂,存在诸多质量控制上的难点。两年多上百例患者的检查分析过程中,有令人痛心的失误,也有诸多体会和心得,现将我们的经验进行初步总结,提出如下难点控制策略:
3.1低浓度氙气麻醉副作用的处理:
氙气浓度为80%时有麻醉作用,可做为麻醉药物使用,当其浓度为25%时副作用很小,但仍有一些(比例小于30%)敏感的患者会出现轻度的麻醉效应:头晕、头重脚轻、眼花、困倦、甚至是醉酒感,严重的会出现呼吸抑制反应,导致呼吸减弱、血氧饱和度下降。这也是氙气CT检查的主要缺点之一。
处理策略:① 全程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使用监测机),一旦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低于90%),或者氙气CT工作站自动提示患者“窒息”(实际为CO2呼出量过低),立即停止检查,切断氙气吸入,同时进入扫描间,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反应,必要时给予抢救处理。我院的两例患者均表现为呼吸频率明显减慢,血氧饱和度下降至约90%,在停止氙气吸入后,均在2分钟内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神经系统查体与检查前相比无明显变化。②在检查过程中尽量使患者保持清醒,避免进入睡眠状态。可以通过CT机的传声系统,定期(每隔10秒)进行言语提醒如“不要睡着”、“保持正常呼吸”、“头不要动”。我院根据地域特点,编录有普通话、广州话两套提醒音录音。
3.2头部移动导致数据失真的预防:
从本质上分析,氙气CT也是一种增强CT,只不过它的增强剂不是通过静脉注射的含碘对比剂,而是从鼻腔吸入的可弥散入脑组织的增强剂—氙气。CBF的计算是由纯增量的图像通过复杂的数学运算得来,而纯增量的图像是由氙气时扫描的图像中减去平均后的基线图像得出,因此应尽量避免头部移动以免造成数据失真。
处理策略:①术前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告知检查的必要性,简略介绍检查过程、告知可能的不适感,提出尽量保持头部固定要求,获得患者大程度的配合。我院编印有“氙气CT检查知多点”健康宣传单张,检查前一天发放给患者及家属。②严密固定患者头位:A:患者头部置入专用托垫头袋中,确认位置合适后,使用真空抽吸泵将头袋吸成负压,可以将患者头部较紧密的固定在头袋中;B:使用两条固定绑带将患者头部、(负压状态)头袋固定于检查床上。我院固定绑带为GE Lightspeed 16排CT机配件产品。
3.3呼吸回路漏气导致氙气增强不足的预防:
氙气CT计算CBF的前提是氙气对脑组织的充分增强,而脑组织充分被氙气增强的前提是氙气的足量摄入,因此应保证呼吸回路密闭以提供足够的氙气吸入以顺利完成检查,提供良好的增强图像。
处理策略:①扫描前应常规检查氙气供给设备的全套管道,有无老化裂纹、接口松脱等导致管路密闭不畅的因素。要密切观察氧气瓶、氙气瓶的压力指示,当气体压力不足时应及时给予更换。②面罩与患者面部的密切贴合也是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我院早期有一例患者,就是由于体形瘦小,面罩与面部贴合不佳,有漏气现象,导致氙气浓度不能有效上升,终导致检查失败。因此,对于体形瘦小尤其是儿童,我们选用相应的小型面罩,尽量保证面罩与面部贴合密封。
总之,氙气CT是增强CT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增强剂为氙气,需由面罩经口鼻吸入,因而其操作过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应注意在检查前取得患者充分理解和配合,检查中尽可能克服人为失误,以期得到准确的脑血流CBF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