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普通外科手术刀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普通外科手术刀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4-01-11浏览次数:21813

【摘要】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刀口感染的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分析我院1年来的普通外科住院患者200例手术刀口感染情况及防护措施。在200名患者中,出现感染者3名,感染率仅为1.5%。术前控制好基础疾病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外科,手术刀口,感染,原因,护理措施

一、护理
1.基础疾病的护理
1.1 低蛋白血症的患者: 术前对患者做好营养状况的评估,完善术前各种准备,提高手术耐受性,保证患者得到充足的营养和热量,以利于术后恢复及抵抗细菌的侵扰。术前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术后根据病情需要尽早恢复肠内营养。应早进食,给予易消化、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其中蛋白质的供给尤其重要。膳食应多样化,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安排饮食种类; 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则及时给与肠外营养,如应用新鲜全血、血浆、脂肪乳、人血白蛋白、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胸腺肽等方式来纠正患者体内的营养成分,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
1.2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术前尽可能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术中、术后严密监测,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围手术期尽量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监测血糖,减少糖的输入或摄入,做好糖尿病患者宣教,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减少感染机会。
1.3 肥胖患者的护理: 肥胖患者脂肪层较厚,对这类患者手术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电刀; 腹膜缝合后应该用大量 0.9%NaCl 溶液冲洗腹部切口处,以冲洗干净已经失活的脂肪组织坚持切口对齐,不留死腔,间隔适当,松紧适度等缝合原则。术后以红外线照射切口,保持切口干燥,预防切口脂肪液化。
2.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根据不同患者的切口类型、疾病类型及基础疾病进行术前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对于感染风险性大的切口要做到早发现,勤换药,护理好引流管,记录引流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有效,发现引流液突然减少等需及时汇报医生。
2.1 术前备皮: 术前1d应用抗菌肥皂洗澡或淋浴,一般不去除毛发; 如果需去除毛发的手术,在术前2h内剪除毛发。术前适宜的备皮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术前备皮关系到术后创口愈合的快慢和切口是否感染。清洁皮肤及剃毛备皮后皮肤细菌检出率可降至20%~60%,提示清洁可以降低皮肤表皮携带细菌数量,且备皮时间与手术时间愈近愈好。只有当毛发确实会干扰手术时才备皮,术前备皮皮肤有划痕有助于细菌聚集。所以避免不必要备皮,必须备皮时,手术当天备皮。
2.2 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 术前1h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接受清洁手术者,术前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h或失血量>1500ml 则可增加一剂。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一般情况下,选择抗生素是根据手术类型、常见致病菌、抗感染药物、手术部位、感染药物组织浓度等各项指标要素综合选择。胃肠道手术患者,尤其是结肠手术患者,术前可预防性服用抗生素,以减少结肠中的病原菌,并做好肠道灌洗或清洁灌肠等机械性准备。所有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要依据分泌物或体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本院因条件有限,未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主要是经验性用药。
2.3 术中减少切口的污染:术中保护切口,注重无菌操作,术中减少电刀的烧灼,按层次缝合切口,避免死腔,对已经污染的切口要用大量0.9%NaCl溶液或庆大霉素与甲哨咪唑低浓度混合液冲洗腹腔切口,对于感染严重的患者需行腹腔引流及切口引流。
2.4 术后切口感染要做到早期发现,勤换药:切口处放置引流管时,尽量选择对周围组织炎性反应轻的硅胶管,应加强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通畅,每天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注意及时更换敷料并保持患者手术切口的清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切口感染发生的时间大多在术后7~10d,如手术后 3~4d,若患者术后体温由正常再上升,且切口处肿痛,应立刻进行相应的检查。对于渗液较多的切口,需要敞开切口,及时清除坏死肉芽及脓液,并及时放置引流,外敷厚的敷料,保证切口内渗液及时引流出重要,避免切口积液形成,保证切口由内向外生长。护理人员在观察患者的病情同时,应注意切口的观察及时更换渗血渗液的敷料,保持切口敷料干燥。
二、讨论
术中保护好切口,做好无菌操作,减少切口内污染细菌的数量是避免切口感染的关键。胰腺、胃、结肠、剖腹探查术的切口感染率高于阑尾炎切除、胆道手术、疝气手术等的切口感染率。这是由于胰腺手术有胰腺消化液的腐蚀及坏死胰腺组织,胃和结肠内容物含大量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细菌毒力大,术中容易污染切口并导致腹腔和切口感染有关,对于胰腺炎、胃肠穿孔等腹膜炎患者及胆道手术患者术中需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术中注重对切口的保护,可以明显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剖腹探查切口的患者一般均为术前诊断不明确,此类患者常合并有腹膜炎,炎性反应较重,术后常需要留置引流管,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高血压、肥胖、贫血患者手术的切口感染率。在急诊条件下施行手术,可因术前皮肤清洁不充分、存在开放性创口、术者为及时抢救伤患而不规范洗手等多方面原因削弱灭菌效果,从而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长期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营养不良,免疫球蛋白减少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易致感染,故术前控制好基础疾病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高文.《预防手术刀口感染的方法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0.10P100.

[2]李文寿.《术前护理和术后预防感染的相互关系》中国护士2011.3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