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4-06-12浏览次数:17671

        在临床上,胆结石是一种致病因素多和治疗难度大的常见疾病,往往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从当前来看,临床在治疗胆结石时,多是选择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治疗效果相对明显,不过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安全性等方面则各具差异[1]。选择2011年1 月~2013年10月64例胆结石患者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组64例患者均经超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诊断并确诊,男39例,女25例,年龄26~69岁,平均(43.3±5.7)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给予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复合麻醉,并在术中为患者提供全程监护,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主要在患者右肋缘以下部位做4~5 cm左右的小切口,开腹后对胆囊、肝胆总管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常规探查,通过顺逆结合的方式将胆囊予以切除,再将残端胆囊管进行缝合,关闭腹腔。给予观察组腹腔镜下四孔法入腹治疗,切口定位在患者脐部以下位置,大小10 mm左右,建立压力13 mm Hg(1 mm Hg= 0.1333 kPa)左右的CO2人工气腹,再经剑突以下部位作一切口,大小同样为10 mm,以便将插管插入;于右肋缘锁骨、右腋前线两处各作一切口,并将辅助套管送入;完成后再采用腹腔镜(武汉正健医疗美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对患者的肝胆总管及胆囊管等进行探查和定位,先后将粘连脏器、位于胆囊三角部位的胆囊动脉进行分离,钛夹将胆囊管及其动脉进行阻断并切除胆囊,取出后释放气腹,并给予常规缝合。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6.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发现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另外,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有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9.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结石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是因胆管内有凝结物大量累积所致。以往医院在治疗该类疾病时,多是采取开腹切除胆囊或保胆取石手术治疗,虽能够取得一定疗效,但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增加患者的疼痛感[2]。新时期下,随着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以及医疗器械的不断推广应用,使得腹腔镜在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众多患者的青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不但具有微创、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而且还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大限度避免损伤其他脏器,相对于以往开腹切除手术更具优势[3]。结合本研究结果来看,经过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后,观察组32例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仅有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9.4%,与对照组的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腹腔镜下切除术可有效治疗胆结石,整体治疗效果较为令人满意。
 

        经本研究表明,给予胆结石患者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具有安全性高、微创等特点,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出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游 波,王 盈,邱 卓,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1):171.
 

        [2] 田景玉.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胆结石68例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3(6):1177.
 

        [3] 植传雄.两种方法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66.
 

        [收稿日期:2014-02-17 编校: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