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揭示孤独症致病的新机制

揭示孤独症致病的新机制

文章来源:全球医疗器械网发布日期:2023-06-08浏览次数:51

揭示了孤独症风险基因CNTNAP2缺失/突变导致孤独症的分子病理机制。该研究成果为孤独症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孤独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社会交往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重复刻板性行为,目前导致孤独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接触蛋白相关蛋白样2的编码基因(Contactin-associated protein-like 2,CNTNAP2)是一个被广泛验证的孤独症易感基因,CNTNAP2基因敲除小鼠(Cntnap2-/-)也表现出孤独症核心症状,其编码的CNTNAP2蛋白定位于神经元突触后膜,属于突触粘附分子(Neurexins)超家族,是一个典型的多结构域I型跨膜蛋白。本研究通过序列分析发现CNTNAP2与APP的跨膜区氨基酸序列有高度的相似性,且包含一个与APP的γ-分泌酶识别位点十分相似的序列(VVIF/VVIA,如下图)。此外,CNTNAP2可以与蛋白水解酶ADAM家族(ADAM22、ADAM23、ADAM11)、LGI家族成员以及MAGUKs(DLGs和MPPs)相互作用,提示CNTNAP2可能经历蛋白酶介导的剪切,释放胞外及胞内结构域行使生物学功能。


本研究经过系统分析发现,CNTNAP2经历了两次蛋白酶介导的剪切过程,在细胞外区域经历蛋白酶介导的第一次剪切过程,生成可溶性的细胞外结构域和膜锚定的C末端片段(CTF),CTF被γ-分泌酶进一步剪切,释放其胞内结构域(CNTNAP2 intracellular domain,CICD)。此外,在小鼠前额叶皮层定位注射腺相关病毒过表达CICD,可以完全挽救Cntnap2-/-小鼠的社交缺陷、重复刻板行为等孤独症核心表型,提示CICD在孤独症相关行为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CICD可能通过调节某些转录基因(如CASK)的入核,进一步调节Necdin等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神经元发育、神经元电活动,参与孤独症相关行为表型的调控。该研究发现CNTNAP2经历蛋白酶介导的剪切过程,揭示了CNTNAP2的剪切产物CICD在孤独症相关行为中的关键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