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1例

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1例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3-05-27浏览次数:28046

作者:沈旦蕾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消化科,无锡,214001

  【关键词】健脾活血法;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 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癌前病变。中医属胃痛、胃痞、嘈杂等范畴。CAG大多病程日久、迁延不愈,“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笔者采用健脾活血法治疗CAG5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1例均为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我科门诊及住院病人,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大者67岁,小者31岁,平均年龄41.5岁。
  1.2 诊断标准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症见:胃脘不适、胀满或隐痛,反复发作,嗳气,纳呆,乏力,大便偏溏,舌淡红或有瘀斑,脉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定的标准[2]。胃镜检查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及病理性改变。
  1.3 治疗方法 采用中药健脾活血法加减。基本方:炒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5g,法半夏6g,薏苡仁15g,白花蛇舌草15g,莪术10g,川芎10g,八月札15g,炒山楂10g,炒神曲10g。加减:偏肝郁者,加柴胡6g,佛手片10g;偏湿热者,加黄连3g,厚朴6g;偏虚寒者,加吴茱萸3g;偏阴虚者,加麦冬10g,百合15g。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2002 年9 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太原会议制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判断标准[3]。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病理组织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组织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 个级度;有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病理组织检查证实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2.2 临床疗效 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12%。
  3 讨论

  《脾胃论》谓:“脾胃不足,皆为血病。”阳明中土,万物所归,脾胃互为表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饮食不节,偏嗜烟酒、多药并用,情志所伤,外邪侵袭诸因致使脾胃受损,中气不足。“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治疗当以益气健脾化瘀。
  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在长期慢性胃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病程较长,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表现出脾胃气虚为本,胃络瘀血为标,“四季脾旺不受邪”,因此在治疗方面,不仅要着眼于以化瘀通络等药物治其标,更要溯本求源,益气健脾养胃,以治其本,使脾胃气旺,驱邪外出;而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过程中,血瘀是其必然的病理产物。现代研究发现,胃黏膜血运不畅,也是造成黏膜萎缩、腺体肠化的主要原因,故在治疗过程中配伍适量活血化瘀药物,不仅可以推陈致新,使瘀血去而新血生,而且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临床症状的消除、病变黏膜的修复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34-140.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 (3):119-201.

  [3] 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