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临床观察

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临床观察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3-07-10浏览次数:26877

   作者:刘振民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兰西县中医院,151500

  【摘要】 目的 探讨川芎嗪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 2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40-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川芎嗪40-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14d为1疗程。结果 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 显效22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0%; 心肌缺血改善后心电图变化 显效9例,有效3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50%;结论 川芎嗪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生脉注射液,临床观察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中医药在防治该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大量相关文献来看,医家多采用八纲论治和脏腑论治对该病进行诊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为本院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并有心绞痛反复发作,静息心电图均显示心肌缺血性STT改变,其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51-79岁,平均58.1-73.9岁;病程1-3年。
  1.2 临床表现 心绞痛型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根据心绞痛发作时的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特点和伴随症状及体征便可鉴别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可以说,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对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诊断至关重要。
  1.3 心电图检查 显效: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改善: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治疗后回升>1.5mm,或主要导联T波变浅>50%或T波平坦转直立;无改变: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
  1.4 方法 应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等综合治疗。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40-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川芎嗪40-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14d为1疗程。
  2 结果

  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 显效22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0%; 心肌缺血改善后心电图变化 显效9例,有效3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50% 。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责之于心之气、血、阴、阳的虚弱,阳代表了心之功能活动,阴代表了心脏的物质基础,功能活动要依靠物质作为基础,而物质的不断补充,又要依赖功能活动来完成,故阴阳两虚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理变化。在此基础上,心阳虚推动无力,可生痰致瘀,发为胸痹;心阴不足,脉失所养,阴虚火旺,灼津生痰,脉失所充,停而为瘀。故一些医家从疾病之本出发,多采用益气温阳、益气养阴等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川芎嗪是从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中提取生物碱单体,有效成分四甲基吡嗪能够有效降低红细胞压积,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压和扩张血管作用,被用于治疗多种血管阻塞性疾病,防止心肌和冠状动脉因缺血而损伤,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作用,而且可以提高运动耐量。
  现代医学认为,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是冠心病的易发因子,其中脂质代谢紊乱是重要的病理基础。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主要病机属本虚标实,气虚为本,胸痛为标。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宜使用益气活血法,故我们用生脉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生脉注射液由人参、麦冬、五味子提取而成。人参中人参皂甙可兴奋心肌,增强心肌收缩力,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及冠状动脉循环,提高休克状态下血压,能降低乳酸含量改善缺氧状态下能量代谢,使毛细血管内皮不受其伤害。麦冬含麦冬皂甙,具有降低心肌细胞耗氧量,增加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五味子具有增强心肌细胞活力作用。临床实践,对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肌缺氧有一定疗效,并能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提高细胞中cAMP,有抗血液凝固作用,并能激活纤溶酶原纤溶酶系统有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作用。
  由于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故在治疗时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各医家分别从疾病之本,疾病之标或标本同治的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治法对该病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徐国良,李海峰,孙 楠,等.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8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18(2):18-19.

  [2]陈贵廷,薜赛琴. 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993.

  [4]沈自尹,王文健.中医虚症辨证参考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10).